第537章 手段(第2/2頁)

反對以劍南道兵馬進行此次報復行動的理由無可辯駁,就連王忠嗣也同意這個觀點,太子李亨雖明知這是左右相要將王忠嗣調離京城的計謀,但卻也沒有理由去反駁。而且其實李亨內心裏並沒有認為這件事嚴重到什麽樣的程度,相反卻覺得這件事或許反倒是有好處的。試想,若王忠嗣此次能迅速的占領愕陵湖紮陵湖左近的吐蕃城池,擊潰吐蕃守軍,反倒是一件極大的功勞。到時候凱旋回朝,反而更有威勢,陛下也會對王忠嗣的印象更好。看似壞事,其實有可能成為一件大好事。而對於王忠嗣領軍作戰的能力,李亨是絕不會有所懷疑的。

況且命劍南軍出兵的提議在李亨看來也是不靠譜的,在李亨心目中王源還是可以關鍵時候能控制的棋子,李亨需要王源這顆隱藏的棋子,起碼在目前還沒到毀滅這顆棋子的地步。

於是這場爭論很快就達成了共識,玄宗下旨讓王忠嗣即刻離京去河西隴右兩道進行戰前的準備。而楊國忠也上奏朝廷,一副大公無私的模樣提出,為了王忠嗣能一舉擊潰吐蕃在積石山西南兩湖地區的重兵,朝廷應該將最新制造的兵器盔甲盡數供應隴右河西兩軍。此舉得到了玄宗的大加贊揚,下旨要求暫緩今年兩節度的裝備置換,全力支持王忠嗣率軍懲罰吐蕃。

本來今年需要換裝的兩大節度是安祿山所領的河東道以及高仙芝的安西鎮,現在他們只能順延。安西節度使高仙芝倒也罷了,河東道節度使安祿山卻是大為惱火,又被楊國忠隱蔽的擺了一道,安祿山暴跳如雷,將楊國忠祖宗八代都罵了個遍。

而楊國忠之所以命人將兵部庫房中積壓的那些破爛裝備發往劍南,倒不是他故意給王源難堪,而是他故意為之。在楊國忠看來,此舉可以一舉擊破最近盛囂塵上的所謂劍南節度使王源是楊國忠的私人的流言。身為左相也是皇親,一旦被人汙蔑為同在外節度使之間關系緊密,便會步韋堅的後塵。所以楊國忠這麽做是故意告訴世人,自己可絕不是和王源之間有什麽勾當。另外楊國忠這麽做也是表明自己為了全力支持王忠嗣的軍事行動不顧其他,做出一種極為重視王忠嗣這次懲罰吐蕃的軍事行動的姿態,既是博得玄宗的贊賞,也是要堵住私下裏流傳的自己和王忠嗣不和的流言。顯示自己博大的胸襟。

總而言之,這是楊國忠考慮的最周祥的一次舉動,既達到了自己私心中的目的,也博得了一片叫好之聲。連玄宗都誇贊楊國忠說:“國忠如今行事公正了許多,頗有大相之風。能一切為大局考慮,實屬難得。朕之前所聽到的一些他人的言語,國忠用行動證明了那些都是汙蔑。朕很欣慰,李相國老了之後,國忠堪當大任。”

……

這一切王源完全不知,這次對吐蕃的軍事行動是絕密的行動,朝廷並沒有公開的宣布。因為朝廷並不想在軍事行動之前泄露消息讓吐蕃人有所防範,這也是王忠嗣所要求的。所以,兵部的兩名官員其實也並不知道朝廷即將對吐蕃用兵的消息。作為兵部具體辦事的官員,若非撥付兵器盔甲給隴右河西兩軍的事情必須由他們經手,他們其實也並不能給王源說出可憐的那一點點的消息。而就是告知這一點點的消息,其實也是不被允許的,那也是秘密的一部分。

正是這一點點消息的透露,讓王源便判斷出了朝廷將會有軍事行動的可能,隴右河西兩軍若是有軍事行動,目標不是吐蕃便是突厥,吐蕃的可能性顯然更大,因為最近大唐和吐蕃的關系已經全面的惡化。王源有些擔憂此事會波及劍南,若和吐蕃作戰,極有可能波及自己。不過王源忽然釋然了,這一批破爛裝備從京城運來,擺明了這次作戰沒有劍南軍什麽事了,否則又怎會這麽幹?王源甚至覺得這是個很好的借口,如果需要劍南軍協助作戰,自己便可拿這破爛裝備做搪塞,也沒人有什麽話好說。

這些事王源也不想多費腦筋,遲早會水落石出,楊國忠起碼也會來封信解釋此事。王源現在心中一直翻來覆去想的還是那件自己難題,那便是如何趕緊找到能賺錢的辦法,不是賺小錢,而是賺大錢,很多很多的錢。特別這批破爛裝備一來,王源對此的意願更是強烈。要想完成心中對於劍南軍的改造和軍事上的各種設想,靠著朝廷是不成的,只能靠自己,除此別無他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