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5章 朝會(第2/4頁)

王源也有同感,皇家威嚴在含元殿前盡皆體現,地基便有數丈高,再加上十幾丈高的正殿的高度。在大唐長安,除了大雁塔之外,怕是沒有比它更高的建築物了。

而且似乎是為了襯托含元殿正殿的高大巍峨一般,在正殿兩側還分別各有鐘鼓樓一座,作為含元殿的附屬建築,以飛廊和主殿相連。

所有的這一切的建築布局都不是隨意而為,而是非常講究的。王源雖不知道,但他若是知道這些布局的意義的話,定會驚嘆不已。首先,殿前的翔鸞和棲鳳兩座樓閣和含元殿之間的位置組成一個“凹”字型,兩座閣樓像是拱衛大殿的兩座守衛,這樣的布局形成一種層次和呼應,兩座閣樓之下便是盤旋而上的階梯,大唐稱之為龍尾道,這種布局曾被人稱之為“如日之升”便是形容在兩閣守護之下,正殿的宏偉之勢得以彰顯。

而殿側的兩座鐘鼓樓和大殿主殿又形成一個山字型,更像是襯托主殿的雄偉,又是重要的附屬殿宇,除了太極宮順天門處的鐘鼓樓之外,大唐長安城中,最重要的鐘鼓樓怕便是此處了。

天朝國度,處處透露出隱含的玄機,一事一物都不是隨隨便便的湊合而成,而是花費了很多心思在其中,蘊含著許多常人難知的內涵。

今日是大早朝,也是玄宗這個月來的第一次早朝。自從貴妃入宮之後,一日一朝的慣例早已被打破,所以每逢大早朝之日,官員們來的都很齊整,很多人也許一個月甚至幾個月中只能在今天見到玄宗,故而格外的重視。

當然,像李林甫李適之的等近臣即便沒有朝會也是能進宮見皇帝的,但對大多數官員來說,露臉也就是每個月的那幾天而已。

含元殿兩側的鐘鼓樓下,是上朝之前眾官員歇息的地方;爬上高高的殿前台階對某些官員而言簡直是場災難,到了此處,他們可以稍加休息,喝些茶水恢復體力,也可以同相熟同僚說話聊天,某些時候可在角落裏定下些在朝上的攻守同盟什麽的。

此刻,鐘鼓樓下方已經人滿為患,但卻並不亂遭遭的一片。官員們自有自己的圈子。品級和派系也是限制他們行動的一個重要的障礙。就算想參與某個話題之中,若你不是這個圈子的人,或者根本只是個低級官員,那是無論如何無法融入的。

更何況,此時還有監察禦史們作為早朝前的監督,此刻監察禦史是最有底氣和面子的,他們負責維持著早朝前官員們的紀律。大到重大的話題不可私議,小到看誰的衣衫不整,看誰在大聲喧嘩,監察禦史們都有權作出處置。一般是警告斥責一番,若有情節嚴重的,監察禦史們甚至會有權命金吾衛殿直士兵強行將不聽話的官員叉出大明宮,剝奪他上朝的資格,事後再加以懲罰。

但實際上,這樣的事情發生的很少,監察禦史們也不是愣頭青,他們也不會做些太過得罪人的事情,大多數時候只是走走過場,睜一眼閉一眼罷了。

王源站在這一群官員之中,顯得格格不入,他的身上沒有官服,穿的只是普通的袍子,頭上也沒官帽,腳下也沒有官靴。從形貌上便顯得鶴立雞群。更何況周圍一群相互鞠躬作揖,說著些官場中的事物,甚至是相互開著玩笑的官員們自己沒一個認識的。本來王源認為自己會見到李適之李林甫裴寬等人,但可惜的是,連這些自己不想見的熟人也沒見到。

一時間,王源覺得有些無所事事起來,於是獨自一人站在欄杆處憑欄往下看著廣場的景色,索性不去多想。突然間,身後一個驚訝的聲音響起:“王源王公子,是你麽?”

王源一愣,扭頭看去,只見面前站著一個四十許人,留著黑須,面目憨厚的一個人,臉上滿是驚訝。王源認識他,此人是翰林院編修兼監察禦史,梨花詩會上的評判之一,未來的大書法家顏真卿。

“原來是顏禦史,有禮了。”王源也很高興,可算是遇到個認識的了,雖算不上是多麽熟的人,但起碼也不是兩眼一抹黑一個不識了。

“果真是你,哈哈,詩壇新秀王公子,不……應該叫你王學士了;昨日聽說陛下下旨特招你入翰林院,真是替你高興的很。翰林院中的幾名老夫子也高興的很,恭喜恭喜呀。”顏真卿笑一驚一乍地叫道,頓時吸引了周圍人的目光。

“王源?誰是王源?”

“王源在哪?寫《離離原上草》《登樓歌》的王源麽?人呢人呢?”

“他便是王源?……我剛才還當是宮中伺候的內侍呢,生的粉嘟嘟的,也沒個胡子,也不穿官服……哎呀,這可失禮了。”

圍攏過來的官員們七嘴八舌的議論著,王源皺起眉頭來,心想這些官員們也這麽八卦無聊,跟市井百姓一般,倒也奇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