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63章 撮爾小國(第2/3頁)

“正如當年的孫劉聯盟,在對抗曹操的過程中,孫權出了大力,可是荊州卻被劉備所奪得,在朝鮮半島也一樣,奪下漢江平原的主力是百濟的軍隊,可是新羅卻占據了大半的地盤,因此百濟國王咽不下這口氣,與新羅國現在的關系非常緊張,倭國也是看中了這一點,所以才會打起假道百濟,攻擊新羅的主意,因為從海上攻擊城市的難度會很大,可是從陸地平原穿越,那就會簡單很多。”

楊廣點了點頭:“原來如此,那麽王侍郎,這個倭國使節來我大隋,是想看我們大隋是否會幹涉他們的舉動嗎?”

王世充正色道:“應該是如此,百濟是倭國通向朝鮮半島的跳板和通道,多年來一直保持著良好的盟友關系,但百濟和新羅同為我們大隋的下屬,如果我們大隋要求百濟不得為倭國入侵新羅的軍事行動提供幫助,那倭國的入侵就很難實現,所以倭國現在寫了這樣的國書,目的就是想把自己提到可以和我們大隋平起平坐的位置上,將來我們大隋出兵攻擊高句麗時,也會無暇來管控新羅與百濟,到時候倭國趁機出兵偷襲新羅,我們大隋也無法懲戒它們,因為大隋一向對於藩屬國之間的爭鬥,是不派兵直接介入的。”

楊廣咬了咬牙:“這麽說來,倭國也想趁著我們消滅高句麗的時候,橫插一腳是嗎?”

王世充點了點頭:“以微臣對倭國的了解,是這樣的,這是一個侵略性和擴張性很強的國家,因為局促在小小的島上,唯一能擴張的方向也只有朝鮮半島了,對於這個國家,我們大隋一定要保持足夠的警惕,千萬不能因為他們國家不大,又離我們隔著大海而掉以輕心。”王世充想起在一千多年後他穿越前的那個時代,倭國已經成為了整個中華的勁敵,表情就變得異常嚴肅起來。

楊廣不在乎地“哼”了一聲:“促爾島國,也敢和天國上朝爭鋒嗎?不自量力,等朕以後收拾完了高句麗,然後一統朝鮮半島,接下來一定會收拾這個倭國的。”

裴世矩和王世充,還有元文都同時恭聲道:“陛下聖明。”

楊廣擺了擺手:“好了,你們都退下吧,王侍郎留下,朕還有事對你說。哦,對了,元鴻臚,那個倭國使者朕就不見了,你安排他回去吧,多給他點財物,讓他見識一下咱們大隋的富強。”

殿內很快只剩下了王世充一個臣子,楊廣這會兒的心情好了不少,對王世充說道:“王侍郎,上次宇文化及兄弟在榆林郡設計害你,你想讓他們得到什麽樣的處罰呢?”

王世充的心猛地一沉,從楊廣那看似和善的微笑中,他感覺到了一絲危機,也許楊廣是在試探自己,如果自己想要對宇文化及趕盡殺絕的話,沒準倒黴的就要變成自己了,他的腦海中飛快地回想了一遍這幾個月來一直在想的應對措施,微微一笑:“此事惟願陛下聖裁!”

楊廣笑了起來:“自從捉拿他們兄弟以來,已經過了七八個月,當時朕沒有以國法處置這二人,是有全盤的考慮的,王侍郎,你是不是一直在怪朕不按國法辦事,沒有給你出這口惡氣?”

王世充不假思索地回道:“不,微臣理解朕的苦衷,國法嘛,那是對付平民百姓的,對於象宇文述大將軍這樣的國之柱石,並不是太適用了。”

楊廣的臉上閃過一絲不滿:“王侍郎,你身為刑部尚書,卻說出這樣的話,是不是有點太過份了?王子犯法,與庶民同罪,這才是國法。”

王世充笑著搖了搖頭:“禮記裏早就說過,刑不上大夫,禮不下庶人,陛下剛才的那句話,自古以來從沒有實現過,即使聖明如先皇,對於犯下謀逆大罪的幾位親王,也沒有痛下殺手,象房陵王,蜀王和漢王他們犯的罪,換了庶人早就滅族幾次了。這不就是最好的說明嗎?”

楊廣的嘴角勾了勾:“可是宇文將軍並非親王,而且宇文化及和宇文智及犯的是走私生鐵給突厥的大罪,形同謀逆,這樣的大罪若是不加以處罰,只恐人心不服啊。”

王世充搖了搖頭:“陛下明鑒,此次的事情,宇文化及兄弟並不是有意地勾結突厥,以圖對陛下,對大隋不利,而只是出於某人的挑撥,而想設套來侵吞微臣的產業而已,他們圖的是財,而非陛下的天下,再說此事與宇文將軍無關,他可是國之柱石,又和陛下是親家,如果因此事追究宇文將軍的責任,只怕是親痛仇快的事情。”

楊廣滿意地點了點頭:“王侍郎,你果然眼光獨到,也很能體會朕的心思,朕其實也是為了讓你出這口氣,同時也警告那些企圖借著權勢打你家產主意的人,才把宇文兄弟關了這麽久,這半年多來,宇文將軍擔任朕的護衛時仍然是盡職盡責,毫無怨言,而回到東都後也是閉門謝客,幾次三番地上書請求辭官,還請求以國法來處置他的兩個兒子,更有甚者,他還把遠在塞外遊蕩的孫子宇文成都派人尋回,自首領罪,朕看宇文將軍也表達了足夠的悔過之意,王侍郎你的這口怨氣,也應該消散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