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47章 危險的盟友(第4/4頁)

這雁門太守正是以前的蒲州刺史丘和,當年楊諒起兵,丘和棄州逃走,回去後罷官為民,卻又靠了出賣前右衛大將軍元胄而鹹魚翻身,改任了代州刺史,幾個月前廢州置郡,這丘和由於一向對楊廣忠心,又不是楊素所舉薦的人,因此留職轉刺史為太守,他聽說楊廣要北巡塞外,有可能經過雁門,便傾盡府庫積蓄,甚至還自己貼了不少私房錢,把這郡守府裝修得金壁輝煌,如天子行宮一般,就是為了今天能在這裏好好地拍一通喜歡奢華生活的楊廣的馬屁。

丘和一直陪在楊廣的身邊,一副點頭哈腰的作派,本來身為武將出身,比楊廣高大不少的他,因為一直保持著這種俯首貼耳的姿勢,反而比楊廣矮上了半個頭,一聽到楊廣的話,連忙說道:“回陛下的話,這幾年托陛下的齊天洪福,突厥降服,雁門這裏作為邊境互市的重要通道,收取來往商隊的過路稅費,已經比往年的財政情況要好上了許多,以前是完全指望著朝廷的撥款救濟,現在可以略有盈余了,加上這回廢州置郡,朝廷也撥了一筆款項,聽說陛下將要巡幸北方邊塞,我等雁門吏民將士無不日夜盼望,全城百姓在微臣的帶領下,苦幹搶修了三個月,終於把城池和郡守府裝修一新,就是專門來伺候陛下聖駕的。”

楊廣自從關中出來之後,所過的北方州郡多數還保持著以前楊堅時期那種土掉渣的模樣,郡守府看起來一個個又舊又破,跟一邊的民房比也沒多大區別,就連那本該體會自己心意,在汾陽宮任宮監的張衡,招待自己時也沒有讓自己住宮殿,而是以宮殿未成之由,把自己引進了那深山中作為他臨時歇腳處的一處莊園,看起來張衡是有意地想在自己面前表現為官的廉潔,居然還勸自己要珍惜民力,不可過於大興土木,以至民生疲憊。

楊廣從心底裏就討厭這種論調:老子裝孫子演戲幾十年,一朝成為人上人,不就是為了過人上人的生活嗎?象父皇那種日子哪叫當皇帝,那叫當奴隸,至於百姓,本為牛馬,就應該做牛馬做的事才對,要不然為啥東漢的大州首長要叫牧守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