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89章 新官上任(第3/4頁)

王世充點了點頭:“不錯,現在我們就商量一下明天到底怎麽做,玄成,你再把這州衙裏官員們的不法證據給我說一說。”

四人的身子都向前探了探,開始竊竊私語起來,窗外的一輪明月不知不覺地爬上了半空,皎潔的月光撒得這郢州城到處都是,除了這白雲客棧外,驃騎將軍府,州衙後院的刺史庭院,甚至是蕭銑所住的那個小院,都是燈火通明,注定了這又是一個不眠之夜。

王世充等人一直合計到了亥時,中途張金稱和安迦陀也回來加入了討論,眾人商定了今天的計劃和應對緊急情況的對策,一直到將近子時才各自回房休息。

第二天一早,王世充被一陣急促的敲門聲驚醒,睜眼一看,卻發現天已大亮,陽光透著打開的窗子灑滿了房間,而外面的街上已經傳來了一些小商小販走街串巷的叫賣聲。

王世充想起自己昨天換了大房間後,睡上了大床,他昨天奔跑智鬥了一整天,上床後也覺得頭昏腦漲,很快也就睡了過去,這一覺醒來,目光所及處,卻發現魏征已經穿戴整齊,坐在房內的八仙桌前看書了。

魏征沖著王世充笑了笑,露出了一口白牙,敲門聲再次響起,配合著張金稱那大嗓門:“主公,魏先生,該起床吃飯啦,今天還要去州衙呢。”

魏征搖了搖頭,對著門外道:“金稱請先下樓,我們馬上就到。”

一陣“咚咚”的腳步聲由近及遠,伴隨著樓梯的響動。王世充伸了個懶腰,坐起了身,嘆道:“昨天實在是喝酒喝多了,居然睡到現在。”

他擡頭看了一眼魏征正拿在手上的那本書,笑道:“玄成,這本《禹貢》你已經翻了半個月了,反反復復地看,還沒看完啊。”

魏征搖了搖頭,晃了晃手上的書,道:“這《禹貢》只不過是《尚書》裏的一段節選,講的是天下九州的劃分和特產,整段也不過一千多字,要說看,魏某五歲時就看過了,可是現在年紀長了,去過的地方一多,就會時不時地再拿出來翻翻,每次都會有不同的體會。”

“比如我們現在在的郢州,就是屬於這《禹貢》上所說的天下九州裏的荊州之地,這裏的土地以潮濕的爛泥地為主,土地的肥力在九州之中只排在倒數第二,可是貢品裏卻是有各種珍禽異獸,金銀財寶,賦稅倒是可以排到第三。”

王世充笑了笑:“《禹貢》都是幾千年前的老黃歷了,現在這荊州已經是大隋的產糧大省,就連郢州也能有五萬多戶人,算是中上州了,怎麽會土地在全國排倒數第二?我讀尚書時看到這段就是深不以為然的,那書裏還說揚州的土地是天下倒數第一呢。”

魏征搖了搖頭,合上了手中的書本:“《禹貢》畢竟是大禹治水時寫的書,離現在幾千年了,滄海桑田,那時候的荊州和揚州還沒有開發呢,嶺南和遼東這樣的地方更是連提都沒提過。”

“可是自從五胡亂華後,衣冠南渡,江南得到了極大的發展,現在的荊揚已經是天下最富庶的地方了,和當年大禹時的蠻荒之地完全不能比。”

王世充點了點頭:“既然如此,玄成這一路上總是翻著這本書,又是為何呢?”

魏征笑了笑:“我看的不是這書上所說的田產和貢賦,而是這裏面各條河流的流向,現在天下糧米富足,而江南荊湖一帶的糧食產量更是超過了北方,都要通過河流來向兩京方面輸送,先皇一朝時就有過朝議,說要建設一些沿河的大糧倉。”

“當時先皇說國家四海安定,沒有大規模的對外戰事,各地的糧食足以自足,所以就沒有接納這個提議。可是楊廣即位後,從他巡遊江都這件事就能看出他的好大喜功,以後他一定會征伐四方的,這就需要把南方的糧食大量向北方調運。”

王世充心中一動:“玄成的意思是說他會沿著那條正在開挖所謂的大運河,去興建一些天下大糧倉?”

魏征肯定地點了點頭:“正是如此,揚州和江南的糧食肯定要通過那刊溝入洛水和伊水,進而調往洛陽的。我那天在看龍舟的時候就在想,如果楊廣可以從洛陽出發,走水路去江都的話,那江南的糧食一樣可以走這水路去洛陽。”

“如此一來,洛水兩岸肯定會修建幾座巨型的倉城,以儲備足以供應東都的糧食。主公,未來如果我們有意奪取東都的話,就一定要先搶占這些糧倉,然後開倉放糧,一定可以迅速地拉起一支軍隊。”

魏征說到這裏時,兩眼放光,而微微有些顫動的語調也顯示了他現在難以抑制的激動與興奮。

王世充笑著擺了擺手,道:“現在說這個還太早,我們還是想想一會兒如何去面對斛斯政和陳棱吧。”

巳時,郢州州衙第二進大堂上,王世充一行中,有官身的一個個身著正式朝服,官袍烏紗,而韓世諤、斛斯政、陳棱三人也都是官袍正裝,立於大堂之上。李靖帶著州衙各司的司曹參事們,還有那八個縣令,紅紅綠綠的幾十名官員,則都站在堂下,肅立不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