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85章 串聯世家(第3/4頁)

魏征摸了摸自己唇上的短須,笑道:“藥師好見識,好口才!”

魏征轉向了王世充,正色道:“主公,其實我一直挺奇怪,好象在你眼裏,這人世間都沒有高低貴賤之分,雖然魏某知道主公你志向高潔,又是白手起家,但實在是和這個世道格格不入啊。”

王世充嘆了口氣:“都是爹生媽養,都是血肉之軀,為何一定要以財產和出身分個高低貴賤呢?陳勝喊出的王候將相,寧有種乎,難道這句話不對嗎?”

魏征的眼睛閃閃發光,朗聲道:“魏某以為此話當然不妥,雖然魏某也承認草莽間未必沒有英雄,高門世族間也總會有些不肖子孫,但總的來說,高門世家有著悠久的歷史和榮譽,他們的子弟無論是從小受到的教育水平還是所生長的環境,都要遠遠地強於普通的平民,世家子弟的能力、見識遠強過一般人是應該的。”

王世充搖了搖頭:“玄成,這些高門大族,已經在先天上比起普通的平民子弟有了太多的優勢了,如果在才能上還不能勝人一籌,而是要通過制度上的限制,把最高的官位只抓在世家子弟們的手上,那遲早會有象蕭銑這樣的人帶領心懷不滿的平民起事造反,弄得整個天下大亂的。”

魏征搖了搖頭,平緩的聲音中透出一絲冷酷:“亂完以後又如何?換了個皇帝後,仍然是世家大族把握天下,竇建德這樣有才能的平民英雄笑不到最後,最高的那些官位仍然逃不出五姓七望這些家族手裏。”

“主公,你應該知道一句至理名言,上品無寒士,下品無士族。這就是我們漢人千年以來形成的等級制度,無法違背。”

王世充長嘆一聲:“玄成,這個制度實在是遺禍萬年,不停地阻塞著出身草根的平民中,那些有異能之士的上升空間。我讀史書時,每每掩卷深思,每個朝代在初期時,這種世家大族輪流坐莊的制度都會在一定程度上促進王朝的發展和穩定。”

“因為建國之初,世家大族的地位還沒有完全穩定,還面臨其他中等士族和其他世家間的競爭,逼著世家大族的子弟們努力奮發,以保住自己家族的地位。所以世家大族和王族貴戚還能起到促進整個社會發展的正面作用。”

“可是每個王朝到了中後期後,這些世家大族的地位穩固,無論是在政治權力上還是經濟上都占了統治性的地位,家產私田可以半天下,三公九卿更是成為世襲。”

“所以每個王朝的末期,都會出現這種超級世家壟斷和控制國家的政治經濟命脈,而族中子弟因為缺乏競爭而導致能力下降,貪欲上升。最後的結果無一不是出自平民或者是中等世家的英傑之士,鼓動天下的民眾起事,改朝換代。”

“玄成,為什麽我們的民族,我們的國家永遠擺脫不了這種周而復始的命運?還不就是因為這種人人生而不平等的制度嗎?其實這對世家大族又何嘗是好事了?如果高官厚祿生而可得,那世家大族的子弟又怎麽可能奮發向上,這樣的子弟又怎麽可能競爭得過那種拼了命想要建功立業的中等士族子弟呢?”

李靖猛地一拍手,贊道:“主公說得太好了。李某以前雖然有這種想法,但是一直沒有象主公想得這麽深,這麽成熟,總有報國無力,升官無門的感覺,細想起來還就是主公所說的這個原因。”

魏征的聲音依然是平和中透出一絲冷酷:“主公,天下的人心不是我們這些凡夫俗子能改變的,你所設想的人人平等只存在於夢境之中,按你說的,只要有了皇帝,有了官員,那就有不平等,憑什麽有人生而就能是帝王,主宰著全天下人的生殺大權,而絕大多數平民百姓生下來卻只能為了一日三餐而奔波勞累?”

“主公,魏某敬佩你這種佛家的慈悲心腸,但你不是佛祖,沒有那麽大的法力能讓眾生平等,即使是佛祖也改變不了這人世間的天道。逆天而為,最後只能讓自己粉身碎骨,沒人能改變這個天道,我等只能順勢而為,這是魏某的肺腑之言,還請主公明鑒。”

王世充笑了笑:“我怎麽會不明白玄成的良苦用心呢,也只有我們兄弟間會這樣推心置腹!我其實不傻,知道我等凡夫俗子是不可能建立起一個真正人人平等的天國王朝的,那只存在於上古傳說的三皇五帝聖王時代。對了,其實楊廣馬上要推行的科舉,就有點打破這種世家大族對官位爵位世襲控制的意思。”

魏征冷冷地道:“所以楊廣這一舉動不管如何動機,都是逆天而行,不會有太好的結果。他在遷都洛陽一事上,得罪了胡人將領為主的關隴軍功貴族們,而這個科舉又會得罪山東的漢人世家。”

“如果這兩批人都不支持他,只靠些中等世家的子弟們考上科舉,再從基層的官員們慢慢混起資歷,恐怕等不到這幫人當上高官,天下早已經大亂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