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572章 長孫晟的選擇(一)(第2/3頁)

楊玄感沒有馬上跟過去,而是慢慢地溜馬走到了李密的身邊,低聲問道:“現在怎麽辦?”

李密一臉的凝重:“只怕長孫晟已經起疑,他走之前應該下了關閉所有城門不允許出入的命令,現在只能見機行事了,一定要死死咬住這聖旨確實是皇上親自下的令。萬一長孫晟要拿下我們,大哥一定不要管小弟,自己殺出營去,想辦法沖進大興,只要和東宮的部隊接上頭,又有聖旨在手,長孫晟也沒有辦法。”

楊玄感點了點頭:“密弟,就依你所言,一會真到了那步你千萬別勉強,跑不掉就先假意投降,大哥一定會回來救你的。”

李密笑了笑,露出一口白牙:“小弟不怕,長孫晟對小弟沒有興趣的,而且小弟也有把握能說服長孫將軍。”

在楊玄感驚異的目光中,李密一打馬,跟著長孫晟走後帶起的一路煙塵追了過去。

就在這大興城西門外的一片茂密小樹林裏,王世充那如餓狼一樣的雙眼死死地盯著剛才城門口發生的一切,裴世矩站在他的身邊,掌心盡是汗水,直到楊玄感和李密離開後,才長長地出了口氣。

王世充笑著對身邊全副武裝的徐蓋和竇建德,薛仁杲三人說道:“三位,看起來仁壽宮那裏出大事了,現在該咱們出場啦。”

片刻之後,楊玄感和李密就走進了京西三裏處屯衛大軍的駐地。這支部隊乃是由各郡的府兵輪流番上而組建的,營盤一直設在這裏,可是士兵卻是幾個月一換。

自從一年前長孫晟徹底處理完了突厥的事務回京後,便被楊堅封了這個右屯衛將軍的職務,太平年間,沒有戰事,各郡的府兵多數是解散回家務農,除了各邊塞有常備的部隊外,內地各郡縣只有數量很少的治安部隊,而大隋實行府兵制,各地的府兵需要三年一次輪流進京擔任守衛,這就叫做番上。

自從左領軍大將軍元旻卷入楊勇一案被殺,右領軍大將軍元胄與蜀王楊秀勾結被罷官後,這大興城外的番上部隊就一直沒有正式的主官,一直到長孫晟回京後被授予這右屯衛將軍後,才算正式入主京西大營。

現在這屯衛軍營裏有五萬大軍,但除了輪流派出數百人守衛大興的十二座外城城門外,其他軍士是不入城的。

大興宮內和太子東宮的防務交給那一萬驍果親衛們負責,現在五千驍果在仁壽宮的於仲文手下,另五千人則枕戈待旦地宿衛著東宮。

楊玄感一進屯衛軍營的中軍賬後,只見長孫晟正襟危坐在中間,兩排站著的都是操著鬼頭大刀,左袒露乳的刀斧手們,一個個殺氣騰騰。

楊玄感上次去薛舉的校尉府時就見過這排場,也不驚慌,面不改色地走上了前,對著長孫晟行了個軍禮,而長孫晟黑著臉,並不回禮,只是重重地“哼”了一聲。

楊玄感按捺著心中的激動與不安,用平緩的語調說道:“長孫將軍,請您現在下令,調出協防部隊,與末將一起入城去東宮。”

長孫晟一下子站了起來,“啪”地一聲,狠狠地拍了一下面前的帥案,聲色俱厲地吼道:“楊玄感,你好大的膽子,竟敢假傳聖旨?!你想做什麽!”

楊玄感雖然早有心理準備了,但看到長孫晟那活閻王要吃人的模樣,仍是心中一凜,當下正色沉聲道:“長孫將軍,末將不知道你在說些什麽!這聖旨明明蓋有璽印,您剛才也看過了,為何說末將假傳聖旨?”

長孫晟仰頭哈哈一笑,聲音如梟,震得人心中都一陣血氣翻湧,笑罷,低下頭狠狠地說道:“前日裏本將軍剛去看過皇上,當時皇上已經躺在床上,連話都說不出來了,你卻說什麽今天皇上親自下旨要你調兵,這字跡明明不是皇上的,而是出於你父楊素之手,你作何解釋?”

楊玄感正不知如何作答,只聽身後的李密說道:“長孫將軍此言差矣,聖旨何時是由皇上自己親筆禦書過?向來都是由內史令或者是內史侍郎代筆,如今皇上在仁壽宮,內史令晉王殿下與內史侍郎薛道衡都不在場,自然是由越國公代筆嘍?”

長孫晟雙眼神光暴漲,盯著李密一動不動,嘴裏冷冷地問道:“你又是何人?”

李密從容不迫地行了個禮:“末將李密,現為太子府千牛備身,由於事涉東宮的防衛交割問題,太子殿下特命末將在宇文將軍率部離開後,負責東宮的警衛工作,直到於將軍的換防部隊回來為止。”

長孫晟點了點頭,語氣緩和了些:“原來是蒲山郡公。你是親眼所見皇上下了這道聖旨嗎?”

李密面不改色心不跳:“正是。”

“啪”地一聲,長孫晟又是狠狠地一掌拍在案上,天雷般的吼聲在帳內回蕩:“李密!你竟然也敢和楊玄感一起造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