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567章 山雨欲來(二)(第2/3頁)

楊素撫了撫須,笑而不語。

楊玄感迅速在腦子裏回顧了一下林邑國的歷史,突然覺得奇怪:連強大的漢朝和歷代南朝都沒有去征服的蠻荒之國,為何突然要去派兵征討?他看了看楊素,滿眼的疑惑。

楊素似是看出了兒子的心事,哈哈一笑:“玄感,你沒有聽到馮盎的話嗎?真要是你兵敗逃到嶺南,馮盎可以保你一時但保不了你一世,到時候會送你出海避難,這避難之地,恐怕就是林邑國了吧。”

楊玄感聞言後默然,半晌後才說:“林邑畢竟與我朝相隔萬裏,風土人情皆不相同,若是真的逐鹿中原失敗,需要舉家避禍的話,為何不去高句麗或者北邊的突厥呢?”

楊素搖了搖頭:“這兩個國家都與我朝接壤,而且是我朝的心腹之患,實力又不如我大隋,若是未來的中原王朝派人去強行索要你的話,他們很可能會把你給交出來。”

“玄感啊,不知你記不記得,本朝在開皇十年的時候,前北周的宗室千金公主嫁給當時東突厥的沙缽略可汗,但千金公主的家族都在建立大隋時被皇上所殺,所以雖然後來被迫領了皇上大義公主的賜名,卻是懷恨在心,一直想唆使突厥可汗進攻我朝。”

“這一年本朝有個叛將尉遲欽逃到突厥,騙大義公主說大隋內部不穩,有人作亂,那大義公主便一直挑唆新即位的都藍可汗進犯我朝,消息被長孫晟得知後,上報朝廷,專門派了使者去突厥,誅殺了大義公主和尉遲欽,這事你還沒忘吧。”

楊玄感點了點頭,這種犯強漢者雖遠必誅的氣勢讓當年幼小的他都非常震憾,還不用說現在年長懂事了。

楊素點了點頭,繼續說道:“所以說突厥也好,高句麗也罷,都不可能真正地維護你一個大隋叛將的,如果你起兵失敗,到時候無論是大隋還是新建立的王朝,都不會繼續容忍你這樣的人呆在這種臨近的敵國。”

“如果突厥或者高句麗強盛,你充其量也只不過會是一個他們進攻中原的棋子,而你自己將永遠背上一個漢奸的罵名,就象北齊的高寶寧,或者再遠點的漢朝時的貳師將軍李廣利,身敗名裂而已。”

“要是他們的力量不如中原王朝,對於這些不講信義的蠻夷來說,你更是只能落個被交出來以討好新的中原政權的下場。所以你要是想逃亡,想給家族留個後路,千萬別向北,只能向南方。”

“那林邑國離我朝足有萬裏之遙,光靠交州的兵力是不可能滅掉他們,而從中原調兵又是勞師遠征,距離太遠,自從秦末征伐南越以來,除了東漢大將軍馬援以外,歷代中原王朝沒有一次主動出師到這麽遠的地方,馬援當年立在現在林邑國鏡內的兩根銅柱就是漢人中原王朝最南端的疆域所在。”

“所以這樣的地方是安全的,你如果離了嶺南,飄洋入海,那麽即使到時候有人想追查你的下落,也是無從問起,而且這樣一來,也可以保馮盎的平安,是上上之選。”

楊玄感聽完後點了點頭:“於是父親就派親信之人統兵南征林邑,為將來家族找個避禍之處嗎?”

馮盎笑了笑:“楊將軍果然聰明過人,一點就透。不錯,年前越國公就已經與我聯系,讓我在南征大軍中派出可靠之人隨軍翻譯,我們嶺南羅州那裏一向有通過海路與林邑國進行貿易的商隊,我們族中也有幾個忠誠可靠的商隊首領常年與林邑國貿易,聽得懂他們的語言。”

“於是劉將軍的大軍出發時,我的人已經和越國公的使者聯系上了,一道出征林邑。”

楊玄感“噢”了一聲,心中終於明白其實兩年前父親已經開始著手計劃這條後路了,而這馮盎應該也是兩年前的那次密談中和父親徹底地攤了牌,建立了這種互信與合作的關系。

楊素微微一笑,撫了撫長髯,眼睛微微地眯了起來:“找一個出兵林邑的借口並不是太容易,如果是皇上當朝理事,可能不會批準此次行動。”

“但太子性貪,喜歡奇珍異寶,老夫就跟太子說這林邑國多奇珍異物,價值連城,還讓馮賢侄特地從嶺南找來了幾樣林邑出產的寶物,有整棵的巨大珊瑚樹、玳瑁甲、火玉之類。”

“當時太子看了就兩眼放光,老夫再趁早機進言這林邑國有十多年不來朝貢了,居心叵測,而且從東晉到南朝,只要中原衰落時就不停地進犯交州,我朝新建,若不趁機教訓他們一下,只怕日後會趁著中原空虛時生出不臣之心。”

“你們都知道,太子以後是想有番作為的,無論是在內大興土木還是對外興兵征伐,都是需要大大地征調民力,並不想在南邊給自己留下個安全隱患。”

“於是太子當即就準了老夫的這個請求,去年的時候交州俚人李佛子謀反,大將劉方剛剛率軍將之平定,正好用這支得勝之師繼續征討林邑,也不用重新調集軍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