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564章 打開心扉(二)(第3/3頁)

楊玄感咬了咬牙:“這麽說來,萬一皇上歸天,我們首先要做的就是對付漢王楊諒了?”

王世充前幾天在金城的紅拂那裏已經摸清楚了楊素的底牌,於是點了點頭:“不錯,這是你們取信於楊廣的最後機會了。先是幫他順利奪位,再助他平叛,這樣也許還有可能讓他意識到你們的重要,能網開一面不對你們家下殺手。拖上兩三年,等他想要征伐四方時,還用得上越國公和你楊玄感。”

楊玄感默不作聲,半晌,才開口道:“這麽說來我得馬上回大興,短期內也不能再出來了。對了,你可知道漢王的實力如何,手下有何精兵強將?”

王世充道:“這件事你問我就問對了,漢王麾下一向是防備東突厥和準備討伐高句麗的精兵,河北山東一向出壯士,漢王在這裏經營的時間比蜀王還長,心腹極多。到時候要打起來的話,頭號大將應該是南朝名將蕭摩訶。”

楊玄感失聲道:“蕭摩訶?他還沒死?怎麽還在漢王的手下呢。”

王世充笑道:“當年陳亡後,蕭摩訶跟著陳後主一起降了隋,只是他作為陳朝名將,一直被皇上所忌諱防範,沒有委以重用,加上現在已經年過七旬,勇力遠遠不比當年,因此皇上這十幾年來一直把他配屬給漢王楊諒,又不給兵權,算是閑置起來。”

“這蕭摩訶的兒子蕭智略,當年陳亡後在江南起兵反抗,跟著高智慧他們一起造反,後來被越國公所殺,本來蕭摩訶按連坐也要殺頭的,但皇上卻說這事他不知情,蕭智略應該也是被人利用,借他父親之名起事罷了,於是不再追究蕭摩訶的責任。”

“但在蕭摩訶看來,一方面肯定對皇上的寬大仁慈是要感恩戴德,另一方面對你爹的殺子之仇肯定也是恨之入骨。加上當時主持平叛的名義上主帥是坐鎮揚州的晉王楊廣,他肯定也一並恨上了這位當今的太子。一旦皇上歸天,楊廣登位,你爹又是尚書令,這蕭摩訶肯定會想辦法報仇雪恨的。”

“另一方面,作為武將,最大的願望就是建功立業,搏取功名。但他來我朝後這麽多年,幾次反擊突厥和征討高句麗,都沒他的份,就連到西南去剿那些蠻人,也跟他沒有關系。”

“所以這蕭摩訶早就有所不滿,在這個節骨眼上,只要漢王主動肯與他結交,一定會有種受寵若驚,士為知已者死的感覺。所以兩人是一拍即合,蕭摩訶現在已經秘密搬進了漢王府中,開始為他出謀劃策,制訂作戰的方案計劃了。”

楊玄感嘆了口氣,他隱隱地覺得這次自己有機會和這位兒時的猛將偶像在戰場上交手了,一方面惋惜這位老將的晚節不保,另一方面又對這對決有些期待起來。

楊玄感繼續問道:“此外楊諒還有什麽猛將或者謀士嗎?”

王世充想了想,道:“蕭摩訶雖然有勇名,但畢竟已經年過七旬,不復當年之勇,其他的將領沒有非常出色的,長孫晟的長子長孫無乃,勇略過人,現在在漢王手下,但不一定會真的幫他一起造反。除此之外,唯一一個值得注意的人就是王頍了。”

楊玄感嘴裏念叨著這個名字:“王頍?王頍?”腦袋裏一片空白,完全陌生的一個名字。於是楊玄感搖了搖頭,望向了王世充。

王世充笑了笑:“難怪你不知道,這人不是很出名,他是前南梁名將王僧辯之子。王僧辯你應該知道吧,是當年和陳霸先並肩作戰的戰友,後來因為和陳霸先擁立的皇帝不同,兄弟反目,被陳霸先所殺。”

楊玄感點了點頭,道:“這個我聽說過。”

王世充繼續道:“王頍是王僧辯的兒子,從小喜歡遊俠天下,不讀書,一直到二十歲還沒讀過四書五經,只是識幾個大字而已。結果被他的哥哥所責罵,說他不學無術,敗壞家風,於是從此發奮圖強,讀了各種書,不僅讀正史,也喜歡讀雜書和兵法,時人都稱誦他的博學。”

“他曾經當過皇上的國子學博士,後來皇上廢除天下的學校,這王頍也被免職回家,投入了楊諒的麾下,前幾年楊諒征高句麗慘敗,部下的將校謀士多獲罪流放嶺南。”

“王頍當時也在其中,被流放的一共有八十多人,楊諒開始的時候還想給這些人求情,結果皇上大罵道:‘你作為藩王,只應恭敬地遵從朝廷的命令,怎麽可以因私而談論宿舊,廢棄國家的法令呢!你這小子,一旦沒了我,要想輕舉妄動,人家抓你就象抓籠子裏的小雞仔一樣,你這些心腹又有什麽用呢?’,於是王頍還是到了嶺南吃了幾年荔枝,剛剛期滿回幽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