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558章 太牢之宴(第2/3頁)

“我們來這裏前,在大興城內問過幾個商隊的首領,都說這一帶的絲路全賴薛將軍的保護,所以我們想組織一兩個商隊,下次托薛將軍的福,能一路護送西去。這絲路走個幾趟,也就熟悉了。”

薛舉聽到這裏,點了點頭,道:“從大散關到姑臧這一段,是我的勢力範圍,在這一條路上,只要打出我薛府的旗號,都沒有問題,至於到了姑臧以後再向西嘛!”薛舉突然收住了話,不再言語。

楊玄感這一陣子調息,胸中之氣漸平,人也精神起來了,聽到薛舉這話時,突然插聲問道:“姑臧不也在大隋境內嗎?難道薛將軍的勢力還到不了姑臧嗎?”

薛舉臉色微微一紅:“正是如此,姑臧也有幾家豪門大族,南結吐谷渾,北連吐厥,也能守境安民,自保一方,拒絕我們薛家的勢力進入。現在太平年間,我又身為金城校尉,他們不是尋常盜匪,我也不可能到姑臧去惹事。”

楊玄感笑了笑:“不是吧,這絲路之上的盜匪由來已有千年,多如牛毛,而且各族都有,也就是薛將軍這樣的雄才大略才能將其剿滅一二,那姑臧的豪族還能強過將軍不成?”

薛舉搖了搖頭:“我們家在這裏不過是兩代經營,雖然一方面對待盜匪手段嚴酷,可另一方面,我們家對這絲路南北的羌人部落也是厚遺以金銀財寶,才能保一時安定。”

“可那姑臧城,自古以來都是這涼州的州府所在,號稱涼州第一大城,歷任涼州刺史和涼州總管都駐節於那裏。”

“五胡十六國時期,姑臧先後成為前涼和後涼兩個帝國的首都,現在有各族居民三十多萬戶,堪稱西北第一大城,其中更是有幾家是累世豪門,就象你們隴西李家一樣的。”

楊玄感不信地搖了搖頭:“我們唐國公府的祖上可以追溯到秦漢之時的飛將軍李廣,這姑臧城建城多久,也有這樣的豪門?”

薛舉哈哈一笑:“李總管,你應該知道,這金城只不過是金城郡的郡治所在,也就是一個縣城,而姑臧則歷來是涼州治所,絕對的省城,根本不在一個級別上的,姑臧的人口是這裏的十倍有余,在他們眼裏,我們這裏不過就是一個窮鄉下。”

薛舉見二人凝神傾聽,便開始緩緩訴說起這姑臧的情況:

姑臧,位於涼州西部,在秦朝時是匈奴西邊的強大遊牧汗國大月氏的駐牧地,後來大月氏被匈奴擊敗後被迫西遷,這裏就成為了匈奴休屠王的領地。在西漢文帝前元六年(公元前174年),匈奴休屠王在這裏建蓋臧城,後來因其音近,被稱為姑臧城。

在周朝的時候,涼州這一塊河西地區就被稱為雍州,春秋時期這裏被西戎所占據,也就是羌人們的祖先。

後來到了漢武大帝時,派驃騎大將軍霍去病反擊匈奴,一舉奪回河西之地,設置了武威、酒泉、張掖、敦煌四郡,並在元朔三年(公元前126年)的時候,以其金行,土地寒涼的原因,改雍州為涼州。

而武威郡一直是涼州的第一大郡,從建涼州起就下轄十縣,姑臧城又因為已經是一座現成的堅城,一直以來都是涼州的州治所在,同時也是武威郡的郡治。

現在的姑臧,漢胡雜居,既有象李家、曹家、梁家這樣的漢人世家大族,又有象安家這樣的累世經商的胡人世家,與金城附近都是羌人部落不一樣,在姑臧城附近有許多昭武九姓的胡人部落。

昭武九姓本是大月氏人,舊居祁連山北昭武城(今甘肅臨澤),因被匈奴所破,西逾蔥嶺,支庶各分王,以昭武為姓。居民主要務農,兼營畜牧業。

這些大月氏人的後裔遍及從武威到西域,再到中亞的大片地區,甚至在中亞一帶還建立了以姓為名的幾個國家,表面上看武威是在玉門關內,但隨著絲綢之路的開拓,這裏早已經有了大量的昭武九姓的胡人定居,必要時這些人可以召喚大量的關外同胞們前來幫忙。

楊玄感聽薛舉講到這裏時,點了點頭:“原來姑臧那裏有這麽多昭武九姓的胡人,難怪薛將軍難以插手了。”

薛舉長嘆了一口氣:“是啊,這些人除了種田放牧外,更是累世經營這絲路上的生意,你在大興看到的那些商團首領多數是那些昭武九姓的月氏人。太平年間,他們並不為匪為盜,我這裏沒法去攻打消滅他們,而且這些人控制了從西域到姑臧這一段的絲路生意,我也不能跟他們關系搞得太僵。”

“所以我在幾年前跟姑臧的望族李軌和安興貴盟約,姑臧以東,經過金城的這段絲路,一直到西邊的大散關,由我們薛家經營,而姑臧以西的絲路,我們並不幹涉。”

紅拂突然問道:“為何他們要選出兩個人跟將軍談判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