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553章 突厥王子(第2/3頁)

咄苾沉吟了一下,說道:“這回高先生跟著我來了中原,我看就由他跟王將軍一起回去吧,西域那裏他能找到鐵勒人,幫忙傳信也方便。”

王世充笑道:“如此甚好,哦,對了,咄苾王子到時候準備以何種形式來交易呢?”

咄苾王子想了想,說道:“我們漠北之地沒有什麽特產,也就是毛皮與戰馬而已,可是如果帶了大批的戰馬南下,容易暴露目標,我看不如異地交易,我派人帶戰馬來這幽州或者是大興,直接把馬給你,然後你再按這馬的價格折算成錢,湊夠生鐵給我,你看這樣如何?”

王世充點了點頭,他現在確實所有的生意中間最緊俏也最缺的就是戰馬了,河西的吐谷渾畢竟人口稀少,出產的河西馬與天馬數量有限,而自從安遂玉死後,自己苦無跟突厥的穩定貿易關系,馬匹生意總是做不大。這回能做五十萬斤生鐵的生意,當可換回兩三千匹駿馬,無論是為自己以後起事做準備,還是賣掉換錢,都是很不錯的選擇。

於是王世充說道:“好,就按王子所言。這些細節的事情,就由高先生和魏征去談。只是王某還有要事在身,回大興乃至去姑臧城,還需要點時間,恐怕要先有勞高先生獨自去大興城等我幾天,我辦完了事就去和他會合。”

咄苾王子這回臉上終於笑開了花:“那我就等王將軍的好消息啦。”

二人商議既定,把守在外面的高寶義和魏征等人叫了進來,咄苾王子與高寶義走到一邊商量了半天,才帶著那突厥商人與眾人分手,王世充一直想著接下來的行動,一言不發,直到咄苾王子走後,才與高寶義和魏征一起回了城。

三人等到天明後入城,高寶義先回了自己住的客棧,而王世充則和魏征回到館驛,關起門來一陣商量,魏征也同意王世充的做法,但他提議駿馬買回後,不妨在自己有著產業與商鋪的關鍵城市散布,平時作為馱馬以掩人耳目,一旦起事之時,則迅速加喂谷料,把馬養肥,以作騎兵之用。

商議到中竿左右,王世充又去總管府向著竇抗和元弘嗣等人辭了行,便與魏征和張金稱一起,踏上了去並州的路,這是他在回大興之前的最後一站了,也是最重要的一站,摸一摸楊諒那裏的虛實,是非常有必要的。

十五天後,並州,太原城,漢王府內。

並州又稱為河東之地,黃河九曲十八彎,在並州和關中這裏突然急轉直下,形成了那個幾字形拐彎的重重一豎,而並州也因此被稱為河東之地,與河對岸的關中地區隔河相望。

春秋時期,西周初年,周成王還是個小孩子的時候,與幼弟叔虞一起玩耍,把一片梧桐葉子送給了叔虞,而周公即因此把叔虞封到了唐地,即今天並州的南部地區曲沃,翼城一帶,在汾水周圍僅數百地。

唐叔虞長大之後,勵精圖治,在這北狄野蠻人部落林立的蠻荒之地厲行民族和解政策,也把這裏治理得井井有條,他的子孫後代也都奮發有為,不停地向北部的未開化蠻荒地區擴張,在叔虞的兒子統治的時期,因為境內有晉水,因此把國名更改為了晉,這就是春秋戰國時期最有名的大國晉國的由來。

整個春秋時期,晉國都是最強大的諸候國,而太原一地也是在晉國不斷向北擴張和征服北狄部落的過程中逐漸並入晉國的,一直到了春秋末期,三家分晉,變成了魏國,趙國和韓國這三個諸候國,在太原之地,趙國的家臣董安築起了一座當時在全天下都數一數二的堅城,名為晉陽,這也是太原城的前身。

晉陽一直作為趙國的國都長達七十年之久,也一直是北方著名的大都會城市。長期以來,分別作為秦國的太原郡治,漢初代國國都,漢朝並州治所,晉朝到北魏的並州治所,東魏和北齊的實際首都,而這裏依山環水,地勢險要,西晉時在原晉陽城的故址進行了擴建,而北齊時期則在晉陽城附近汾水東岸的地方又建起一座更大,更堅固的新城,是為太原。

今天的太原,乃是天下除了大興與洛陽以外的第三大城市,整個並州的人口達到了八十五萬戶,近三百八十萬人,而這太原一城就有六七十萬人口,河東並州一地,世家貴族極多,太原王氏,河東裴氏,河東柳氏等著名世家,在這三晉大地上開枝散葉,遍地都是。

現在王世充的對面,就坐著兩個世家子弟,一個是老相識,現任漢王府谘議參軍的王頍,另一個則是裴世矩的族弟,河東聞喜裴家的支房公子,裴文安。

王世充今天早早地安排了魏征在這太原城內外觀察情勢,尤其是此地的城防與軍備情況,自己則來漢王府,登門拜訪王頍,今天的王頍顯得很忙,一直到了傍晚才出來與王世充相見,而與他結伴而來的,就是這位三十多歲,白面微須,一臉精明的裴文安,三人直接進了漢王府內的一處幽靜的會客偏廳,分賓主落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