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546章 魏征薦英傑(一)(第3/3頁)

王世充哈哈一笑:“玄成,你這等於沒有說啊,這兩條路的優劣我都很清楚,我是在問你覺得我應該選擇哪一條?”

魏征微微一笑:“主公,我只是謀士,謀士的作用就是分析種種可能,提出條條道路,至於最後如何抉擇,那就是看主公的決斷力了。”

王世充點了點頭:“你說得很不錯,我再告訴你一件事,皇上自從獨孤皇後死後,也徹底沒了約束,夜夜酒色無度,身體已經垮了,現在是靠著吃方士煉制的紅丸春藥硬撐著而已,撐不了幾年,所以我們現在得早做準備,你說的事情,我還要仔細考慮一下,皇上歸天之後,漢王基本上是必反的,到時候先看看他這次謀反的結果再說。”

魏征正色道:“主公英明,一邊布勢,一邊作好兩手準備,這樣可以有備無患,魏某不才,願意留守河北,為主公設法招納關東英傑。”

王世充喜色上臉:“是麽?那樣的話太好了,只是關東之地,有什麽英傑之才,玄成可否推薦一些?這些人是否願意來我這裏呢?”

魏征早已經胸有成竹,不慌不忙地說道:“關東一向是漢人世家的聚集之地,也許武將方面沒有關隴的胡人集團出色,但論起文才和謀士,那是一點也不缺的。”

前面說過的章丘房彥謙,就是關東地區的名士,房彥謙祖籍清河,五胡亂華時,鮮卑慕容氏進入中原,建立了前燕帝國,房彥謙的祖先在前燕王朝裏當了一個官員,後來燕國被拓跋鮮卑擊敗,殘存的宗室和族人分別在青州(今山東)建立了南燕,在遼東建立了北燕。而房氏先祖也跟著去了青州,並從此定居在那裏,成為青州的名門大族,世代為官。

南燕後來被東晉所滅,隨著劉裕代晉,又成了南朝宋的領土,後來北魏奪取了青州,在北魏分裂成東西魏,進而變成北周和北齊時,青州又歸了北齊。

房彥謙出生時,正是北齊年間,他從小就沒了父親,從小在舅舅家長大,長兄房彥詢很驚奇於這個弟弟從小就表現出的過人才華,親自教他讀書認字,房彥謙七歲時就能背幾萬字的書,讓房氏宗族都驚異於這個孩子的天賦。

房彥謙後來跟隨博士尹琳學習,手不釋卷,通覽經史,文章書法都是一時之絕,十八歲的時候就被北齊的廣寧王,齊州刺史高孝珩征召為州主薄。

當時已是北齊末年,由於君昏臣庸,文恬武嬉,北齊境內已經是一副末世之像,多數州郡都是貪官汙吏橫行,盜匪遍地都是,法令廢馳。而房彥謙所在的齊州卻是一片清平世界,法令公正嚴明,無論是吏民都對這位年輕的房主薄敬畏不已。

北周攻破北齊都鄴城(相州)後,房彥謙痛惜國家的滅亡,不甘心做亡國臣子,還準備召集州郡中的豪傑壯士,圖謀復國。只是後來北齊各地守官都迅速投降,房彥謙一看大勢不可挽回,只得作罷,解散鄉勇,自己回歸鄉裏。

北周滅北齊後,周武帝任命了柱國辛遵為齊州刺史,來接管齊州,可是路上被盜賊所劫持,房彥謙聽說此事後,給那盜賊首領寫了封信,曉以利害。那盜賊一向敬仰房彥謙,收到信後便把辛遵送回了州衙門,還帶著附近的大小盜匪首領一起自首。

房彥謙在北齊滅亡一直到我大隋代周的這段時間裏,都是閑居鄉裏,不肯出來做官。直到開皇七年的時候,由於齊州刺史韋藝的一再推薦,房彥謙盛情難卻,只得出來做官,擔任監察禦史,專門負責巡視全國各地的州郡,考察州郡長官的施政得失。

高熲當時擔任尚書左仆射,也直接負責這些監察禦史的管理與考核。房彥謙曾經在述職的時候引經據典,結合自己在巡查過程中的心得體會,對禦史工作進行非常深刻的分析與總結,讓一代名相高熲聽到以後都嘆服不已。

在那次對話中,高熲向房彥謙詢問了他所巡視的隴西秦州一帶十余個州的情況。房彥謙對每個州郡的錢糧賦稅,地理人口和風土人情都是如數家珍。來高熲在召見這些州郡的刺史、司馬們集體述職的時候,這些人對本州郡情況的了解還不如房彥謙來得詳細,致高熲嘆息道:“與諸公談事,還不如去問房禦史呢。房彥謙在官場之上沒有太多的功名心,一直淡泊名利,也沒有足夠強大的靠山,加之是北齊忠臣,一直被皇上所忌憚。高熲曾經向皇上舉薦過房彥謙,楊堅卻沒有對他委以重任,只是讓他去長葛當了個縣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