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532章 清河竇建德(第3/3頁)

王世充看著張金稱這一臉忠義的樣子,知道他這回所言非虛,心中有些感動,嘆了口氣:“金稱,雖然這些年我給了你不少錢,但很遺憾,軍功升遷的事情輪不到我說話,雖然幾次帶你上戰場,可是陰差陽錯的,一直沒給你和雄信,還有其他的兄弟爭個功名,這點上是我王世充對不起你了。”

張金稱哈哈一笑:“東家不用說這種話,您給過我們機會的,最後連您自己也沒有達到預期的升遷,我們兄弟們私下議論起來都憤憤不平呢,每次征戰,您出謀劃策,沖鋒陷陣,論功早應該升個大將軍了,可現在連個開府都不給,實在是這個世道太黑暗,您都這樣給人打壓,我們兄弟還能說什麽呢?”

王世充的眼中閃過一絲難以察覺的顏色:“金稱啊,這世道就是這樣,高門顯貴,世家大族把持著朝堂的官位和幾乎所有的爵位,我們這些出自布衣的人,想要通過自身的奮鬥出人頭地,得付出比別人十倍百倍的努力,取得人家百倍千倍的成績才行。所以有些人選擇了象我這樣的道路,繼續在官途上咬牙苦撐,有些人卻選擇了竇建德那樣的道路,離開朝堂,脫離這個體制,成為一方豪傑。這些人在太平年代裏會廣交朋友,收買人心,積累金錢,一旦天下有變,就會登高一呼,割據一方,作出一番事業,而我們現在看的這個高雞泊,就是上天賜給這些英雄豪傑們稱王霸業的基礎。”

張金稱的臉色一變:“東家,你是說竇建德以後會據此作亂?”

王世充點了點頭:“這幾乎是肯定的事,這裏離他這麽近,若是碰到亂世,朝廷失去了對地方的控制,這些地方豪強就會聚眾自保,這河北是北齊故地,一向被朝廷所忌憚和打壓,所以民間的怨氣也重,若是天下有變,這裏和青州一定是最先起事的地方。當然,如果天下相安無事,那這裏還是會太平的。”

張金稱搖了搖頭:“東家,你是不是有點憂心太重了呀,現在大隋的國勢如此強大,又有誰會造反呢?就是那竇建德,現在不也是安心地當著朝廷的裏正嘛。噢,對了,剛才忘了說了,這竇建德曾經因為包庇逃犯,受到牽連,朝廷派了官差來捉拿他,結果他和一幫死黨連夜逃亡,聽說在突厥那裏還躲了幾年,一直到前幾年廢太子,大赦天下的時候才敢回來,現在還繼續當著裏正呢。”

王世充心中一動:“這竇建德跑到突厥去了?”

張金稱點頭說道:“正是,他上次犯的可是窩藏了上百名殺人逃犯的重罪,又不肯交出這些人,幹脆就帶著幾百名手下,趁著和高句麗打仗的時候,假扮為大軍送糧的民夫,逃到突厥去了,過了兩三年才回來呢。”

王世充心中暗想,這竇建德看起來比傳言的還要不簡單,居然早早地和突厥搭上了線,真要是亂世中,一定會引突厥為外援的。到時候整個河北和幽州,只怕再無對手。

想到這裏,王世充說道:“這竇建德在突厥具體過得如何,你聽說過嗎?”

張金稱搖了搖頭:“沒有,當初他帶著幾百個人去突厥,最後只有他一個人回來,沒人知道在突厥發生過什麽事,而且經過這一折騰,他也算得上是元氣大傷,現在以前實力不如他的附近的一些豪強,如高士達,格謙,孟讓等人,都已經成了氣候,而竇建德現在幾乎成了個光杆將軍,回來以後也不象以前那樣黑白通吃,而是默默地當他那個裏長,再也不接幫人護衛過境的生意了。”

王世充有些驚訝:“怎麽會這樣,創下了如此的基業,居然一朝放棄?”

張金稱哈哈一笑:“是的,一開始我也想不通,不過後來還是想明白了,東家可能有所不知,這竇建德以前建立自己的勢力,幫人護衛,穿州過境,在賺取了那些商人的傭金同時,也得罪了同道中人,有些人就是山大王,不事生產,天生就要靠搶來維持生計,他去護衛商隊,雖然可以給這些山大王一部分的錢,但人家會想著原本可以搶到全部的,是賣了竇建德一個面子才少收了一大半,非但不會領竇建德的情,反而會覺得竇建德礙了他們的事。”

王世充嘆了口氣:“人性本就是如此貪婪自私,只會念著別人的壞,不會想著別人的好,想必這些山賊土匪們也是用了各種辦法去陰竇建德吧。當年竇建德被人告發收藏逃犯,只怕也是這些人使的壞。而他回來時解散了所有的手下,看起來也是向這些人表明,自己無意動他們的利益,更不會壞了他們的生意,這個人懂得隱忍,知道何時收手,真是厲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