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517章 深藏的棋子(第2/3頁)

長孫王妃對著身邊的萬智光說道:“萬近侍,麻煩你把小王爺抱下去,我跟王爺有話要說。”

萬智光這些天早已經被嚇得魂不守舍了,他也知道這次的禍事全因自己而起,眼看大將獨孤楷已經在成都呆了十幾天,每天都上門或催或逼楊秀回京,只要楊秀一走,自己的小命必然不保,所以他每天也是苦勸楊秀留下。但長孫王妃既然發了話,他又不敢不從,只得抱著楊瓜子退下,殿內的近侍們也都退了個幹凈,楊秀一下子感覺空氣清新了不少,胸口也沒剛才那麽悶了。

長孫王妃嘆了口氣:“王爺,你和父皇畢竟是父子,有什麽事情,向著父皇認個錯,低個頭也就是了,臣妾雖然不懂軍國之事,但也聽說了這回的敗戰是因為萬智光所引起的,還害死了楊大將軍,這回父皇的憤怒只怕超過了以往,不是你象平時那樣求求母後,保一保人就能扛下來的。”

楊秀的眉毛一揚:“愛妃,你說的這些,難道孤不明白嗎?只是就是交出了萬智光,又能如何?父皇這回的命令是要調孤回朝,而不是簡單地派人問罪。”

長孫王妃秀目流轉:“反正我們夫婦二人也有好幾年沒回京看看父皇母後了,這不正好回去一趟嗎?對了,把瓜子也帶上,他出生以來,還沒見過皇爺爺呢。”

楊秀嘆了口氣:“愛妃啊,你怎麽還不明白呢,以前調孤回京,只是去見父皇母後一面,很快就回來了,可這回父皇是派了獨孤楷來。這人原本姓李,他的父親原來是北齊高歡的悍將,在西魏文帝宇文泰和高歡沙苑大戰的時候,被母後的父親,西魏柱國獨孤信所俘虜,獨孤信看此人勇武過人,便將之收降,還賜姓獨孤,引為親隨家將。這獨孤楷也是從小跟母後一起長大,名為主仆,關系卻親似兄妹,在我大隋一朝,也是手握重兵,官居柱國,來這裏前是原州總管,鎮守邊關的大將,父皇派了這麽一個人過來,而且聲明是接替了孤的益州總管之職,那就是根本不打算讓孤再回益州了,你說孤能走嗎?”

長孫王妃嚇得臉色發白,揉著胸口道:“怎麽會這樣?父皇前年剛剛廢了太子,不會這回又要對你下手了吧。”

楊秀苦笑道:“孤怕的就是這個,孤在益州,好歹也經營了多年,從州郡刺史到總管府的僚屬官員,一大半都是孤親自提拔的,在這裏父皇不好廢孤,只能把孤給征調回大興,再加以治罪。”

長孫王妃搖了搖頭:“不行,王爺萬萬不可生出割據益州,舉兵作亂的想法,即使是父皇要你我夫婦的命,我們也無力反抗,歷代蜀中之兵都難敵中原雄師,你若是抗命,又沒有大義名份,沒人會幫咱們死抗死底的。咱們還是先回京吧,回去之後,我去找先父的親信故舊們,再去向父皇母後求求情,也許事情還有轉機呢。”

楊秀沒有說話,眼中的光芒閃爍,牙齒咬得格格作響,似是在做決定。

長孫王妃轉過臉,抹了抹眼淚:“王爺,臣妾從沒有求過你什麽,只是這次,還請你看在瓜子的份上,千萬不要亂來!”

門外傳來一聲拖長的聲音:“報!原州總管獨孤楷,現在府外求見。”

楊秀無奈地長嘆一聲:“罷了,你去告訴獨孤楷,孤明天就動身回大興!”

一天之後,成都的城頭,一員須眉皆白,年過五旬,氣勢十足的老將,全身大鎧,按劍而行,走在城頭上督察著防務,成都城已經數十年沒有經歷過戰火了,戰備早已松懈多年,平時的防備也都不過是做做樣子,今天城外的大軍卻全部被抽調入城,刀槍出鞘,戰馬披甲,弓箭上弦,一副如臨大敵的樣子,著實讓平時散漫慣了的蜀軍將士們疑惑不解。

獨孤楷的身後,跟著的便是十幾位蜀軍的將領,一個個大氣都不敢喘一口,亦步亦趨地低頭走著。突然,獨孤楷停了下來,摸了摸一處因為年久失修而殘破不堪的垛口,一拳打得整個垛子都掉下了城頭,眾將的心也都格登一沉。

獨孤楷嘆了口氣:“想不到益州的防務,竟然松懈至此,怪不得連山獠之亂也無法應付,諸位,這些都是你們的責任!”

眾將領一個個都慚愧地低下了頭,益州總管府司馬王仁恭說道:“總管,成都一向是內地,沒有什麽兵事,而且蜀中向來容易形成割據叛亂,所以皇上有令,蜀地是不留精兵強將的,您今天一上任,就來視察城防,我等都不解其意。”

獨孤楷回過頭,眼中冷厲的寒芒一閃:“你等當真不知?”

王仁恭行了個禮:“還請獨孤總管賜教。”

獨孤楷微微一笑:“各位都是我大隋的將軍,應該效忠皇上,而不是別人,以前蜀王出鎮川中,對各位多有照顧,這點皇上是知道的,皇上這回派本總管來時,特有敕令,蜀地一眾官員將領,全部留用,諸位可以寬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