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82章 靈州出塞(第3/3頁)

楊素的目光再次落在了劉全身上:“劉全,你還想堅持當年的守城打法,把歷史再重演一次嗎?”

劉全早已經滿臉是汗,低聲道:“末將慚愧。”一拱手,他退回了原來的位置。

楊素環顧了帳內,沉聲道:“破突厥之策,當效法漢破匈奴之法,剛才劉全所說的據城力戰是下策,還有上中二策可選。”

眾將不約而同地拱手行了個軍禮,連甲片晃動的聲音都出奇地一致:“願聞大帥高見。”王世充的心裏也是這樣想的,這次在東線還是靠了傳統的戰車結陣戰法,誘敵來攻,但看起來楊素要選的是主動出擊的打法,他一下子想聽聽這位當世名將的選擇。

楊素虎目圓睜,眸子裏神光大盛,從眾將的臉上一一掃過:“中策乃效法漢車騎大將軍衛青,以步騎混編部隊正面迎敵,弓弩手在前,長槍手居中,戰車列於陣前防止敵騎兵突擊,騎兵為輔,列於陣中,用作決戰時反沖擊以及追擊逃敵。”

眾將面露喜色,顯然這種打法非常合大家的胃口。王世充有些失望,這和剛才屈突通的選擇是完全一樣的,了無新意。

楊素繼續說道:“至於這上策,則是學漢驃騎大將軍霍去病,精選驃騎,一人雙馬,輕裝迂回,直搗敵軍巢穴,毀其營地,殺其老弱,斷其給養,並在其必經之路的水源中下毒,待其主力回師來救時,以逸待勞,可獲全勝。”

眾將聞之皆面有難色,一共就三萬多戰馬,還要一人雙騎,這一萬多騎兵要是路上沒有向導,碰上了突厥的主力,只怕是有去無回。

但既然楊素說到這是上策,無人敢直接出言否定。

楊素的目光最後落在了王世充的臉上,定住不動,寒光一閃而沒。

王世充沒有一點開口的意思,還是低下了頭。楊素的眼神中掠過了一絲失望,開口問道:“諸公可有高見?都可暢所欲言。今天乃是軍議,想到什麽都可以說。”

楊玄感咬了咬牙,他明白剛才的意思,但自己實在沒有指揮全騎兵部隊萬裏奔襲的經歷,古代兵書上那些名將們輝煌的背後是無數失敗者的白骨。

但他又想到了霍去病,出征前楊素的那句“匈奴未滅,何以家為”的話一直在他耳邊回蕩,他一下子熱血沸騰起來,於是挺身出列,朗聲道:“末將願選上策,親率精騎突襲敵巢。”

眾將一看是他,贊賞,不屑,惋惜的表情俱有之。

楊素一點也不意外,沉聲問道:“你知道達頭可汗的巢穴在哪裏嗎?”

楊玄感一下愣住了,想了想,道:“這需要偵騎斥候的打探,那達頭可汗雖是出自西突厥,不遠萬裏而來,但總會有屯糧之所吧。”

楊素嘆了口氣,搖搖頭,對著楊玄感輕輕擺了擺手:“你且退下!年輕人有血氣之勇是好事,但兵兇戰危,這不是你一個人生死的事。沒有可靠的情報,不作周密的計劃,甚至沒有行軍的向導與路線,一旦有個閃失,不但這萬余健兒片甲不還,失去了騎兵掩護的十幾萬大軍也只能被動挨打,豈可兒戲?”

楊玄感心中慚愧萬分,自己只憑一時熱血上沖便出來請纓,確實沒有起碼的情報和計劃,楊素這番話如一盆冷水當頭澆下,也讓他清醒了許多,於是拱手而退。

楊素繼續問道:“諸公還有何高見?盡可明言。”

眾將有了楊玄感的先例,皆閉口不言。

楊素嘆了口氣,道:“那今日議事先到此為止,大家回去後這一兩天想想破敵良策,還請各位要隨時作好與敵遭遇的準備,到時候需仰仗諸公的努力。”

王世充跟著眾將一起拱手道:“諾!”

走出大帳之後,王世充和長孫晟走到了一處無人的高地,長孫晟長嘆一聲:“行滿,看起來越國公沒把我們當自已人啊。”

王世充微微一笑:“你我一直跟隨著高仆射,越國公現在和高仆射又是這關系,不對我們心生防範才叫奇怪,長孫將軍,你是不是不看好此戰的前景?”

長孫晟搖了搖頭:“不,以越國公的能力,正面打敗達頭可汗,不成問題,但我覺得不太可能象高仆射那樣,一戰而定西突厥,如果不能在此戰中擊斃或者俘虜達頭可汗,他只要跑了,還會再回來的,西域富庶,只要達頭可汗跑回去,很快就會拉起一支大軍的。”

這時遠處似有奔雷之聲。長孫晟與王世充停止了交談,看著前方,透過漫天的沙塵,隱隱能見一條黑氣從天邊緩緩地向這裏移來。長孫晟臉色一變,跳下馬來,伏耳於地。

王世充等其起身後,急切地問道:“怎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