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60章 論功行賞(第2/2頁)

高熲嘆了一口氣,說道:“我擔心的不是裴世矩會給王世充架空,逆轉,而是惱他身為世家子弟,卻要和王世充這個商人之子深相結交,裴世矩此舉,顯然是背棄了他作為世家子弟的立場,只是因為王世充有錢有才,就想和他長期結交,以後在官場上共同進退。”

高熲說到這裏時,對一邊的柳述說道:“這些不用記錄了。”

他轉頭繼續對楊素道:“處道,你我都是世家子弟,現在的大隋,無非就是文武分治,打仗靠著那些柱國家族和關隴貴族,治國則是依仗漢人為主的世家大族。王世充這樣的人,出身草根,雖然有才,但年紀輕輕,一下子進入我們這些大姓的朝堂,並不合適,只會招來嫉恨,對他個人也沒太大好處。他很喜歡做生意,那我就給他個儀同的官職,讓他去經營自己的生意好了,這點上,我和處道你的看法一致。”

楊素微微一笑:“理當如此。”

第二天,大興宮內,足以容納數千人的大興殿上,文武兩班官員分列左右,只有身穿紅袍的五品以上官員才有資格上殿朝見,一身綠袍的王世充站在隊末的位置,顯得格外地紮眼,昨天在尚書省見過他的幾個官員,這會兒也都忍不住議論紛紛。

楊堅今天還是跟前年平定南陳時差不多的裝扮,一身洗得有些發白的黃袍,旒冕的珠簾後面,看不清他臉上的喜怒哀樂,而一個胖胖的太監,正在高聲宣讀著對這次平定江南和嶺南叛亂的有功人員的封賞:

內史令、上柱國、越國公楊素,識達古今,經謀長遠,比曾推轂,舊著威名,任以大兵,總為元帥,宣布朝風,振揚威武,擒剪叛亡,慰勞黎庶。實為平定江南及閩越地區叛亂的首功之臣,以其功,封其子楊玄獎為儀同,賜黃金四十斤,加銀瓶,實以金錢,縑三千段,馬二百匹,羊二千口,公田百頃,宅一區。

嶺南宋康郡夫人冼氏及其孫馮盎,平叛立有大功,特拜馮盎為高州刺史,並赦免其孫馮暄,拜為羅州刺史,追贈其亡夫馮寶為廣州總管、譙國公,冊封冼夫人為譙國夫人,可開創幕府,自由任命長史及下屬官員,給予印章(有實權),可以調動南越族各部及嶺南六州兵馬,若遇有機急,可便宜行事,其宋康郡夫人的封號,轉授其子馮仆之寡妻,馮盎馮暄之母冼氏(也是冼太夫人的同族,為了區分二人,後世往往分別稱為冼太夫人與冼夫人)。

大將軍,蘇州刺史皇甫績,在江南之亂中獨守孤城,以五千孤軍保蘇州不破,後又裏應外合,與越國公大軍共破叛軍十萬,所部攻克松江,以其功,進位上大將軍,遷信州總管,都督十二州諸軍事。

大將軍,檢校廣州刺史慕容三藏,在嶺南之亂中守城有功,擒殺叛軍首領王仲宣,後又裏應外合,與討伐大軍共破叛軍十萬,以其功,授上大將軍,賞錢十萬,賜奴婢百口,加以金銀雜物,轉廓州刺史。

上開府將軍史萬歲,提孤軍深入,轉戰二千裏,攻破敵軍巢穴,以其功,賞錢十萬,拜左領軍大將軍。

上開府將軍來護兒,南征每戰必前,斬俘數萬,錢塘江之戰率奇兵穿插,立有戰功,以其功,進位大將軍,封襄陽縣公,食邑一千戶,賜物二千段、奴婢百人,今閩越仍有反賊余黨未平,拜來護兒為建州總管,泉州刺史,鎮閩中。

給事郎裴世矩,提三千孤軍,平定嶺南叛亂,安撫人心,以其功,升為民部侍郎,賞錢十萬,賜物兩千段,待其返京後,履新赴職。

東衡州刺史李豐,在嶺南之亂中獨守孤城,以五百孤軍保東衡州不破,後又裏應外合,與朝廷討伐軍共破叛軍二萬,其忠勇可嘉,親人死於戰事,以其功,特遷其為司州刺史,加衡陽縣公,食邑八百戶,賞錢二十萬,追封其侄李寶為驃騎將軍。

此外,奉車都尉王世充,帳下大都督麥鐵杖、劉全、馮孝慈四人,討賊之戰中盡心竭力,立有軍功,升其為五品儀同。馮孝慈轉任代州司馬,劉全轉任靈州車騎將軍,即日上升,王世充,麥鐵杖領職回家閑居,俸祿由所在州縣撥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