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錯殺

廳中的寇祭司更是激動,祖珽畏懼之意更濃。

只有孫思邈從容依舊,執著依舊,靜靜地等著那有如山嶽的那個人的回答,可若非有驚天的氣魄,怎敢直面這二十余年鮮血淋淋染就的症結?

斛律琴心一顆心幾乎要跳了出來。

將軍殺錯了?

刺殺高澄一事,並非北天師道門下所為?

這怎麽可能!

她自幼就聽斛律明月說,當年高澄若不死,說不定早就滅陳亡周,一統天下,因為高澄可說是齊國王室中最具能力之人,若蒼天再給高澄十年的機會,天下和現在絕對不會一樣。

齊國高家除高歡外,大部分時間都是由高歡的長子高澄、次子高洋、六子高演、九子高湛掌權。

高洋掌權伊始舉措和高澄仿佛,但當權不幾年,行事就瘋瘋癲癲,後因酗酒病死。

高演殺高洋子高殷奪位,一年不到就暴斃身亡。

高湛登基幾年,求仙問道,不理國事,傳給兒子高緯,可說昏庸。高緯如今年幼,長居深宮,一直沒有展現出明君才能。

高歡諸子中,只有長子高澄才算得上文武雙絕,只有高澄才能治內平外,展現出一代明君之質。

可高澄被北天師道的高手所殺,北天師道禍國殃民,和蘭京一起暗算了高澄,阻礙了齊國一統的步伐,因此齊國一定要滅道,不但要將北天師道斬草除根,還要連根挖起所有和北天師道有關的人!

因此斛律琴心喬裝成慕容晚晴接近孫思邈時才問心無愧,她後來發現,斛律明月讓她跟蹤孫思邈並沒錯,因為孫思邈的確和太平大道有極深的因緣,可她也漸漸發現,孫思邈並非她想象的那種人。

相反,孫思邈行事讓她動容,讓她明白和太平大道有關的人,並非全部該殺。

可她卻從未想到過,事情或有翻天覆地的變化,不但孫思邈不該死,就算以往北天師道的人也不該死。

將軍殺錯了!

這件事錯不在北天師道,而在齊國?

斛律明月凝望著孫思邈,眼中的寒意冷過嚴冬:“你再說一遍。”

“我說將軍可能殺錯了,行刺文襄帝一事,不見得是北天師道主使。”孫思邈平靜又重復道。

有寒風吹過,吹落庭院枯枝上的點點白雪。

斛律明月轉過身去,又望向了冼夫人的那幅畫像,那時候他臉上沒有半分表情,可所有人都感覺周身泛著難言的寒意。

許久,劉桃枝嘶啞著聲音道:“你為什麽這麽說?”

這本是一件疑案,相關的人,大多死去,孫思邈那時不過十幾歲,他有何證據質疑斛律明月?

孫思邈神色蕭索,他既然敢質疑,當然是有發現,可他還在沉思。

十三年前,他的一個決定,讓他悔恨多年,這次,他不想重蹈覆轍。

避而不答劉桃枝的問題,孫思邈反問道:“聽說將軍和文宣帝的關系並不好?”

他這時候驀地提及這種事情,很有些出乎意料,讓人又猜不到他的用意。

斛律明月未答,也沒有任何人回答,孫思邈少有地堅持道:“文襄帝遇刺身死後,當時最高興的應該是東魏孝靜帝……”

斛律琴心明白孫思邈的意思。

當時天下還不是齊、周、陳三國,而是東魏、西魏和南梁三國並立。

東魏自北魏分裂而來,可那時候東魏早在高家的控制內,東魏孝靜帝不過是高家扶植的一個傀儡皇帝。

那時高澄已要受禪當皇帝,突然遇刺身死,孝靜帝當然高興,因為他以為機會來了。

“可他高興沒有多久,因為高洋若論治國才能,遠不及高澄,但若論手段狠辣,還勝兄長。”孫思邈道。

這裏是齊國,他公然指名道姓品評齊國故去的天子,本有忌諱。

奇怪的是,誰都沒什麽不滿,就算斛律明月也沒有禁止。

因為孫思邈並非在詆毀高家,他說得很委婉,在一些人眼中甚至還有點贊譽,高洋所為豈止是手段勝過兄長一句能夠概括的?

孫思邈繼續道:“高澄身死後,高洋封鎖了高澄的死訊,幾天後就控制住齊國的形勢,軟禁了孝靜帝。武定八年後,高洋正式受禪稱帝,一年後,他殺了孝靜帝……開始的時候,文宣帝很有些勵精圖治的樣子,看其手段,誰都認為他比高澄甚有過之,但沒過多久,他就換了一個人一樣……”

他突然提及高澄的兄弟高洋,而且十分瑣屑,自有他的用意——因為他知道高洋不但宣布了滅道一事,還在二十年前的那場高澄遇刺案中,扮演著極為關鍵的角色。

“高洋變得性格暴戾,睚眥必報,甚至六親不認……之後他行為放縱,整日飲酒高歌,縱馬狂奔,有一日甚至登到銅雀台之巔舞蹈……”

說到這裏,孫思邈神色突有分憐憫之意,終於嘆了口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