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如意(第2/7頁)

那玉佩觸手溫滑,正面寥寥數刀,雕出一派草原風光。

孫簡心翻腕看去,見玉佩反面正中寫個“燕”字,下款刻著“晚晴”二字。他皺了下眉頭,緩緩坐下,心中暗想:這玉是誰落下的?難道是方才那刺客?誰要查我的底細,我倒可猜出一二。可淮來行刺於我,卻讓我想不明白。難道說……他知道我到了齊國,這才劫殺於我?可他怎知我已復出?這玉上的幾個字,又代表什麽意思?

孫簡心終究還是將玉佩放入懷中,手指一彈,桌案上的油燈倏然而滅。但他沒有到床榻上安歇,只是盤膝坐在地板上,閉上雙眸。

房中暗了下來,他的臉上又如蒙上了一層薄霧,完全隱在神秘之中。

清晨時分,房門響了幾聲,孫簡心睜開雙眸,站起身道:“冉壯士來得倒早,門沒有關。”

冉刻求訕訕地推開了房門,雙眸有些血絲,看起來不是來得早,而是一夜未眠。

見孫簡心笑容淡淡,若無其事般洗漱,冉刻求心中不服,“孫兄簡直和神仙一樣了,怎猜到來的是我?難道不會是端茶送水的夥計叫?”

孫簡心用毛巾抹了把臉,微笑道:“自從我告訴掌櫃,我身上的錢只夠付住宿費用,吃飯錢都無著落後,就再沒見到夥計了。”

冉刻求望著他那淡淡的笑容有如朝陽初升,一時間竟說不出話來。

他實在想不出,一個看問題如此透徹的人,為何還能如孩童般笑得這般開心?

孫簡心略作收拾,又把包裹背上道:“如果我沒猜錯的話,冉壯士這次找我,想必是要帶我去見見那幕後之人了?”

冉刻求很想否定,但終究還是點點頭。

他昨夜回轉,立即將發生之事說與蝶舞聽。蝶舞也是詫異,連夜詢問幕後之人,得到回復,可與孫簡心一見。

二人出了客棧,街邊熱騰騰包子的香氣撲鼻而來。

冉刻求咽了口唾沫,才想起自己奔波一夜,到現在米水未沾。不等多說,見孫簡心走到包子鋪前隨手拿了兩個包子,卻不付賬,轉身就走。

冉刻求心中很是不滿。他暗想,這個孫簡心簡直吃定他了,難道說吃包子的錢,也要算在他的身上?

眼珠轉轉,壓制住餓意,冉刻求裝作不認識孫簡心般,輕描淡寫地從包子鋪前走過,只等看孫簡心的笑話。

不曾想,那賣包子的老漢對孫簡心的舉動視若不見,仍舊賣他的包子。冉刻求一時傻了眼,氣憤不過,只以為那老漢老眼昏花,便也到包子鋪前,抓了兩個包子就要走。

那老漢伸手抓住冉刻求的手腕比官抓賊還利索,陪笑道:“客官,兩個包子,兩文錢。”

冉刻求怔在當場,半晌才道:“剛才有人拿你包子,咋不見你要錢呢。”

老漢眨眨眼睛,警惕地望著冉刻求道:“老漢我只看到客官你拿我包子還沒有給錢哩。”

冉刻求見街邊百姓投來的鄙夷眼神,羞愧難言,幾乎想找個地縫鉆進去。

他伸手入懷拿了兩文錢丟下,逃命一樣地追上孫簡心,見他正施施然地將最後一口包子吞進肚子,含笑望著他,冉刻求忍不住老臉發紅。

孫簡心拍拍手,什麽事都沒發生一般,“冉壯士,請帶路。”

冉刻求拿著包子,有如石頭壓在心頭。他走了幾條巷子,仍困惑不已,喃喃道:“都是白拿包子,為何那老漢只抓我呢?”

孫簡心看了他半晌,“你很像個人。”

“不是像人,我就是個人。”冉刻求忍不住糾正,“白拿包子最多算個賊,不能連人都不算吧?”

孫簡心笑笑,岔開話題,“你見過如意?”

冉刻求立即道:“當然……”他老臉一紅,暗想到,昨天才在孫簡心的包袱中見過。聽蝶舞說,那在朝廷中是權勢的象征,孫簡心為何突然提起這個?

“可你想必不知道,如意是在魏武帝之後才突然興起,到如今才被你等知曉。如今的如意頭柄處做成彎曲回頭狀,寓意回頭如意,萬事稱心;若見回頭,即見如來。有人說如意本是秦始皇時期傳下來的。當初,孫權雄霸江東,曾在金陵掘地得一銅匣,長二尺七寸,內裝一白玉如意。當時人皆不識此物是什麽,有人推測秦皇看出金陵本有天子氣,故用此寶鎮住王氣。”

孫簡心說起舊事,神色感慨,向銅雀台方向望去——那裏銅雀舒翼,晴空如洗。

冉刻求搔搔亂發,不解道:“孫兄果然見多識廣,但……”他心道,世間物件數不勝數,件件追求來歷有何意義?

孫簡心自顧自道:“但也有一種傳說,如意本是從天竺世尊那裏傳來,因為有梵語稱如意叫做——”目光若有意若無意地看向冉刻求,一字一頓道,“如意的梵語,本叫阿、那、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