良將魁首

曹魏的將領群體中,與曹魏沒有宗族關系的異姓將領占多數。其中有五位虎將,最為出色,所以陳壽《三國志》卷十七把他們安排在同一卷中,稱為“五子良將”。本節我們要講的這位,就是五子良將中獨占魁首的張遼。張遼究竟是一個什麽樣的人?為何“三十而立”這句話放在他身上非常合適?他成為曹操的手下之後,建立了哪些留名青史的戰功?如果從人性的角度去觀察,他能夠取得輝煌的戰功,是憑借什麽樣的可貴品質,又能夠給後世哪些有益的啟示呢?

張遼字文遠,東漢並州雁門郡馬邑縣人氏。馬邑縣,在今山西省朔州市。史書上說,他家原本姓聶,三個耳的聶,後來為了避開仇家,改姓張了。當時因為種種原因,改姓的很多,是社會風俗中值得注意的社會風俗現象。這馬邑縣接近北方邊關,民風尚武,所以張遼年輕時就武藝超群,力量出眾。他的大同鄉呂布,也是同樣情況。並州的刺史丁原,就是呂布最初的上司,看中了張遼,讓他當了領兵將領。東漢末年董卓之亂,張遼先是被董卓收編。董卓被呂布殺死,他又變成呂布的部下。呂布被董卓的殘余勢力趕出長安,張遼也跟著呂布跑到東邊的徐州安身。建安三年(198),呂布被曹操消滅,張遼成了曹操手下戰將,從此效力二十五個年頭,直到黃初三年(222)病死在前線。

一進曹操的企業公司,張遼馬上就給老板獻上了一份見面禮,禮品的名稱叫做“孤膽勸降昌狶”。當時的徐州,有多股武裝勢力盤踞。呂布在徐州當家的時候,他們擁護呂布。呂布被曹操消滅後,他們就面臨兩難的選擇:追隨曹操,害怕曹操追究過去的汙點;對抗曹操,又害怕遭到呂布那樣被消滅的下場。而這些武裝首領中,有一個昌狶,盤踞在東海郡,他的大本營,就設在三公山的山上。三公山,在今山東省郯城縣東北。曹操派遣張遼,與夏侯淵一同前去圍剿。激戰幾個月,張遼的刀把子沒有拿下昌狶,倒是他的嘴皮子把昌狶拿下了。這是怎麽回事呢?

原來,細心的張遼沿著包圍圈視察,發覺對方射出來的利箭漸漸稀少了不說,那站在高處的昌狶,還一直用眼睛注視著自己。張遼就向夏侯淵說:“昌狶這種表現,說明他心裏邊正在為難,是繼續打還是投降。我想同他搭話,或許可以誘導他投降。”於是他走上前去,高聲叫道:“曹公有命令,讓我張遼向你們傳達!”昌狶果然走上前來,與張遼對話。張遼隔著包圍圈,向昌狶說道:“曹公神明威武,正在用德澤團結四方,先來投誠的將會受到重大獎勵!”昌狶終於同意投降,張遼竟然單身一人,進了三公山上對方的營寨,到昌狶的家中與其親屬見面。昌狶非常放心和高興,就隨同張遼去見曹操。曹操重賞昌狶之後,又派昌狶回去,為自己鎮守東海郡。

張遼拿下昌狶,一靠膽大,二靠心細,三靠軟硬兼施。曹操看出他是當優秀將領的好材料,從此重點培養。接下來,他又建立了一場更輝煌的戰功,這是什麽戰功呢?

建安十二年(207)五月,曹操為了安定北方,統領大軍前往幽州,去征服強大的烏丸族武裝力量。這烏丸族是當時幽州的草原民族,鐵騎兵團極為驍悍,所向無敵。袁紹被曹操打敗之後,他的兒子袁尚、袁熙,跑到烏丸族那裏去躲避,兩股勢力結合,曹操很不放心,於是親自動了手。

烏丸族武裝力量活動的中心,是在柳城,在今遼寧省朝陽市。從華北平原前往柳城,最為近便的道路,是從東北方向,經過現今河北秦皇島一帶的濱海地區。但是在當時,這條道路在夏天和秋天,經常因為天降暴雨而被洪水淹沒,根本無法通行。最初曹操不了解情況,就走了這條道路。等到他在碣石山上大發詩興,吟誦出“東臨碣石,以觀滄海。秋風蕭瑟,洪波湧起”的不朽名篇《觀滄海》之後,七月間的洪水已經將前面的道路變成一片汪洋。好在他找到一位當地的高人,名叫田疇,來當自己的向導。這田疇極為熟悉當地情況,就帶領曹操改走另外一條小路:這條路先往北,翻越盧龍塞,也就是現今河北省遷西縣東北喜峰口一帶的邊塞;然後再轉向東北,就可以直達柳城。曹操依計而行,大軍來到距離柳城只有二百裏路時,才被對方發覺。烏丸族首領蹋頓,立即出動幾萬騎兵,趕向西邊應戰。此時此刻,張遼作精彩表演的機會就來臨了。

這年八月,雙方在白狼山陡然相遇。白狼山,即今遼寧省喀喇沁左翼自治縣的白鹿山。曹操站在山上,望見對方黑壓壓的騎兵飛馳而來,一望無邊,心想今天必有一場惡戰。正在思考對策之時,張遼走上前來,主動請戰,意氣風發鬥志昂揚。曹操馬上下定決心,當場任命張遼為先鋒,還把自己手中的指揮旗,當時叫做“麾”,親手交給張遼。這杆指揮旗是軍隊指揮大權的標志,平常都是曹操自己緊握在手裏,指揮千軍萬馬,很少交給別人。今天把它交給張遼,就是把全軍的勝負放在他的肩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