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遼東之戰

本節登場的這位名將,他在後世人們心中,一直是陰險狡詐的老狐狸形象。但是客觀而論,他是一位文武兼備的非凡角色,可以評為曹魏主帥型名將第二名。他,就是著名的司馬懿。本節的內容,主要講他作為名將的軍事才能,而不涉及他在政治上的種種表演。在司馬懿二十多年的用兵生涯中,最為後世人們所熟悉的,當然是他在渭水河畔與諸葛亮的宿命對決,這在前面講諸葛亮時已經涉及,此處不再重復。而他平生打得最為漂亮的一場大仗,卻要數他揮兵長途跋涉,千裏迢迢,一舉攻滅了軍事小強人公孫淵的遼東之戰。那麽遼東之戰是怎樣發生的?戰事的進程如何?司馬懿采用了哪些出色的用兵策略?最後這場戰爭又是以什麽樣的生動情景來結束的呢?

司馬懿,字仲達,東漢河內郡溫縣(今河南省溫縣)人氏。他出身於世代為官的名門大族,在曹操、曹丕兩代,都是擔任文職的官員。到了魏明帝曹叡時期,才轉到軍界指揮千軍萬馬,逐漸成為軍界的強人。

景初二年(238)春正月,還是寒風凜冽的時節,一直在長安鎮守的關中戰區指揮官司馬懿,突然接到了魏明帝曹叡的緊急征召,風塵仆仆向東趕往京城洛陽(今河南省洛陽市)。原來,魏明帝要向他下達一項重要任務:統領雄兵四萬,前去平定遼東的割據者公孫淵。

當時所謂的“遼東”,乃是幽州下面的一個大郡。其地域南面包括現今遼東半島的全部,西面到達遼水,北面包含大梁水,東面抵達西朝鮮灣,面積相當之廣大。郡治襄平縣,即今遼寧省遼陽市,位於大梁水的南岸,城高池深,地形非常險要。

早自董卓之亂起,遼東就被當地的豪強大族公孫氏,使用武力占據。由於其地遠離中原,用兵很困難,所以在曹操、曹丕兩代人期間,一直都沒有出兵進攻遼東,對公孫氏只是采取安撫羈縻的軟性政策。到了魏明帝曹叡繼位,遼東的割據者乃是軍事小強人公孫淵。

這公孫淵字文懿,性格狡詐多變,尤其善於在三角關系當中,利用其他兩方之間的矛盾,從中撈取自己的利益。

他先是派遣使者渡海南下,向吳國皇帝孫權俯首稱臣。大喜過望的孫權,立即封他為燕王,而且還派出一支萬人船隊,千裏迢迢運去大量貴重貨物,準備在遼東交換戰馬。到了遼東卻不料公孫淵突然變臉,派兵搶了貨物不說,還殺死吳國的使者,反過來又向曹魏報功請賞。

魏明帝也派出特使,拜公孫淵為大司馬,封樂浪公,兼遼東郡太守。魏國使團到達襄平,公孫淵先以甲兵包圍使臣駐地,然後再舉行封拜儀式。嚇得魂不附體的魏國特使,回到洛陽就向皇帝報告了公孫淵的囂張無禮。以天子自居的曹叡,心裏不禁怒火中燒。於是,他命令幽州刺史毌丘儉(毌的讀音同“貫”),統領兵馬進逼到遼水,然後以皇帝名義下書,要公孫淵前往京城洛陽朝拜天子。

那公孫淵豈肯俯首聽命,自投羅網?立即舉兵抵抗,同時又派遣使者,乘船到孫吳謝罪稱臣,爭取外援。公孫淵依仗地理上的有利形勢,在遼水一戰,擊敗曹魏軍隊,隨即自立為燕王,改元“紹漢”,署置百官,正式建立政權。同時,又聯合塞外鮮卑族的武力,共同進攻曹魏北部邊境。在這種情況下,蕩平遼東,安定北方,便成為魏明帝面前的第一要務。

但是,遼東距離中原太遠,首府襄平又地勢險要,公孫淵兵精糧足,再加上剛剛打敗了曹魏的名將毌丘儉,聲勢正盛。因此,派遣何人統兵去遼東,方可克敵制勝,是魏明帝曹叡反復思考的問題。想來想去,他覺得舉朝之中,只有一個人才能夠當此重任,那就是已經升為太尉,但是依然在長安鎮守關中戰區的軍界元老司馬懿。

本來,司馬懿在長安的日子過得相當愉快。在此之前,與諸葛亮對陣的幾年中,他一直處於守勢,星光比較暗淡,心情也不舒暢。但是,自從四年前諸葛亮病死在五丈原,蜀漢忙於安定內部,根本無暇外顧。西線平靜無戰事,戰區的軍事長官自然是優哉遊哉了。再加之多種好事又接踵而來:政治上當了朝廷三公之首的太尉,到達人臣之極頂;軍事上擁有空前的實力,手下軍隊大為擴充;家庭上還有一件令他高興不已的事,是他得到了一個嫡長孫子。司馬懿的長子司馬師,娶妻之後長期無子。其次子司馬昭,娶了曹魏大臣王肅之女為妻。王氏至此初生一子,取名為炎,字安世,就是後來西晉王朝的第一位皇帝晉武帝。長期以來,司馬懿一直為後嗣問題憂心不已。而今長孫出世,憂心之事不復存在。這麽多的好事擺在眼前,司馬懿心中之高興,可想而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