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 謀略崢嶸

在上一節《軍界新銳》中,我們介紹了呂蒙二十六七年軍事生涯的前半部分。今天開始涉及後半部分,先講呂蒙在荊州這個焦點問題上的謀略策劃。

自從東漢獻帝建安十三年(208)赤壁之戰前夕,孫權和劉備兩大勢力開始接觸之後,兩者的關系,如同遊樂園的過山車一般,經歷了一個大起大落的過程;而且這種關系,還與孫吳軍隊的主帥一一對應。最初二者是被迫聯合,成為共同抗擊曹操的同盟戰友,對應的是第一位主帥周瑜。接著迅速升溫,成為相互聯姻的火熱親戚,對應的是第二位主帥魯肅。之後發生巨變,雙方大打出手,變成生死對頭,對應的是第三位主帥呂蒙。兩者關系之所以發生巨變,從而完全改寫了荊州的政治格局,其幕後的隱身謀略策劃者,正是呂蒙。那麽呂蒙為何要做出這一導致雙方關系發生巨變的謀略策劃?他又做出了怎樣的謀略策劃呢?本節就來破解其中的謎團和玄機。

先說第一個問題,呂蒙為何要做出這一導致雙方關系發生巨變的謀略策劃。在筆者看來,早在呂蒙接替魯肅擔任全軍主帥之前,孫劉兩家還打得一片火熱的時候,他就已經顯示出主帥型名將亞軍的深謀遠慮和責任擔當。他敏銳地判斷:自己國家在荊州的核心利益,必將受到損害;而損害者不是別人,就是眼下的同盟者劉備。作為一名以捍衛國家核心利益為天職的軍人,有責任未雨綢繆,在事先就擬定一套應對變故的謀略策劃。那麽呂蒙做出如此事關重大的判斷和策劃,他有依據嗎?有的。依據有二:一是歷史的舊賬,二是現實的威脅。

歷史舊賬是什麽?“三國探客”告訴你。

所謂歷史的舊賬,乃是孫劉兩家,在瓜分荊州地盤上的收入和支出。這本舊賬的產生根源,在於當時的荊州,是一塊十分誘人的大蛋糕,而這一點,是由荊州的經濟地理決定的。東漢的行政體制,最初是郡縣兩級制。到了晚期,演變為州郡縣三級制。除開附屬的西域部分,全國十三州,有上百個郡,上千個縣,在冊人口將近五千萬。其中的荊州,主要地域在今湖北、湖南、河南三省,是一個地域廣闊而人口繁盛的大州。下轄七個郡,一百一十七縣,在冊人口六百零七萬,大大超過每州三百八十五萬人口的平均值。東漢末年天下大亂,北方的黃河中下遊,南方的江淮流域和江東,都變成了血火橫飛的戰場。而地處南方長江中遊的荊州,在軍政長官劉表的經營之下,則是一塊相對安靜富庶的樂土,因而包括劉備、諸葛亮等在內的大批精英人物,才會從北方來到荊州避難安身。但是,當上面三大塊戰場的割據群雄紛紛被剿滅,曹操和孫權成為勝利者之後,荊州的幸福時光也宣告結束,因為這塊大蛋糕被兩個勝利者盯上了。

建安十三年(208)上半年,孫權首先出手,向西擴張消滅了劉表的部將黃祖,切割了荊州中部東面的江夏郡。接下來曹操下手更狠,出動二十多萬大軍,南下襄陽(今湖北省襄陽市),先後切割了荊州北部的南陽郡,中部西面的南郡之後,又掉頭向東進攻孫權,爆發了赤壁之戰。赤壁之戰後,荊州大蛋糕被切成三塊:北部的一塊,即南陽郡再加南郡北端的襄陽,由曹操繼續占有;中部的一塊,即南郡和江夏郡,由孫權分享;而南部的一塊,即長沙、零陵、桂陽、武陵四個郡,則落入劉備之手。好比一個鴨梨橫切成三段:最小的上段歸曹操,較大的中段歸孫權,最大的下段則歸了劉備。

以投入產出比而言,劉備獲得的利潤當然最大。此前的他,還在劉表那裏當客人,說白了是吃救濟,手中完全沒有自己的產業。赤壁之戰中,又只是敲邊鼓的配角。然而他卻切下最大的一塊,面積超過荊州的一半。但是他不滿足,因為自己這塊蛋糕雖然最大,卻並非最甜。最甜的部分在哪裏?就是孫權盤子裏的南郡。為什麽南郡這塊最甜?因為它北面有重鎮襄陽扼守漢水,南面有要塞江陵(今湖北省荊州市荊州區)控制長江,正北是通往京城洛陽的幹線大路,向西是進入三峽前往益州的必經水道,在荊州各郡中,其軍事價值最大。如果不占據這個交通的大十字口,那麽諸葛亮“隆中對”所說的“跨有荊、益”,“天下有變,則命一上將將荊州之軍以向宛、洛,將軍身率益州之眾出於秦川”,兩路夾攻中原的戰略設計,就完全無法實現。因此,想辦法將南郡拿過來,就成為了劉備和諸葛亮的當務之急。但是,南郡當下是在孫權手中,如何拿過來呢?用武力嗎?肯定打不過勢頭正旺的孫仲謀。想來想去,想出一個成本最低的辦法:借。於是,後世常說的“借荊州”就新鮮出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