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10章 失控

真是病來如山倒,即便曹颙覺得自己身體確實無大礙,可這場傷寒可徹底使得她躺下來了。

這半個月中,京城官場有好幾件大事發生。

首先是太和殿測試天下武舉,其次就是致仕老臣田從典在離京第二日病故與良鄉,第三件事就是皇上有旨,旗員外放為官者,不準帶十八歲以上子弟隨任;現隨任者,則撤回該旗。

窮文富武,武進士之途向來是八旗子弟晉身之路。

漢人中了武進士,不過是到地方做千總;若是滿蒙、漢軍子弟中了武進士,上三旗者可入侍衛處,下五旗者也能入護軍營、先鋒營當差。

因此,關注的人即便不比文舉多,也委實不少。

沒想到等到武進士出來,皇上卻更改了歷年規矩,上三旗武進士盡管依舊進了侍衛處,可以沒有經驗為由,只是藍翎侍衛開始歷練。

補一二三等侍衛,是三、四、五品,還有機會入內班,當值禦前;藍翎只是六品,且不入內班。

對滿蒙武進士前途影響,不是一星半點。

這下子,影響的不是一家兩家,可也沒有人敢上折子去質問雍正什麽,只是私下裏嘮叨不滿是少不得的。

而田從典老大人致仕,又是賜宴、又是賜聯,而後離京時,也有百官相送,何其風光。

誰能想到,這才風光兩日,出京不足百裏,老大人就一命嗚呼。

皇上這邊,遣內閣學士一、侍讀學士一前往良鄉為其治喪,散秩大臣一、侍衛六奠茶酒,並賜祭葬、謚文端。

如此一來,田從典也算死後哀榮。

可是哀榮畢竟是哀榮,暗中唏噓的漢大臣不是一個兩個。

旗員還好,致仕後依舊在京養老,無需千裏還鄉;漢大臣即便官居一品,也終有葉落歸根之時。

若是田從典不是冬日告老,若是皇上不是即時準了告老折子,又下令賜宴送行,老大人會去的這麽早?

雖說論起年齡來,老大人已經七十七,可既是致仕前依舊能往衙署處理政務,依舊能在禦前聽差,可見身體差不了。

這說去就去了。

即便是致仕,等到陽春三月慢行還鄉,也不至於會有這個結果。

不許旗員攜十八歲以上子弟赴任,也使得不少人腹誹。

帶家眷子弟赴任,並不是什麽稀罕事。

親子也好,侄子、族侄也罷,都是官員信賴之人。有的時候,官員不方便出面的,其子侄就能代為出面,即便有什麽不妥當,也不過是一句管教不嚴而已。

這些官場貓膩,又是誰不曉得的。

皇上這一招,以加恩之名,讓官員十八歲以上子弟留京當差,也是斷了旗員的一條財路。

另外,那些想著天高皇帝遠,在地方上作威作福的大爺們,也要掂量掂量,想要再伸手的話,可沒有子侄“年少無知”、“年少輕狂”給他們做擋箭牌。

這三件事一連串下來,像是越發做實雍正“刻恩寡情”之名。

對曹家來說,這三件事影響不大。

不管是雍正改革武進士入值侍衛處的規矩,還有禁止旗員攜成年子弟赴任,曹颙心裏,都是贊成的。

武科與文科一樣,都是三年一考,入榜的武進士中,上三旗雖比例不大,可也不是一個兩個。

然後,侍衛處的侍衛都是有定額。

進去一個,就要放出一個。

為了給這些新進士讓位置,就要將老侍衛外放。

偏生侍衛多數年紀不大,品級都高,外放又要升一極,能選擇的官缺又有限,調一人就要有一連串得變動。

而對皇上來說,那些功勛子弟在禦前當值,比武進士出身的子弟在禦前當值好處更多,更容易拉攏與制衡八旗大姓。

田從典病故之事,曹颙也不免感嘆兩聲。

真不知怎麽說這些大臣才好,或許是十年寒窗苦讀,又千軍萬馬過了科舉的獨木橋,功名前程來的委實不容易,使得他們越發放不開。

看那些滿洲大員,除了做到大學士,不好告老的之外,其他尚書侍郎多是過了六十就開始致仕,若是實在得聖心的,便留幾年;若是聖眷平平的,就回家悠哉養老。

雖說現下田從典與他是平級,可畢竟做過他的上司,在官場上有這層關系在也算比旁人關系深些。

只是田從典病故時,正是曹颙病的最重之時,也無力親自吊祭,便托曹項代自己吊祭一番。

曹項正是被點的那邊去料理田從典後事的侍讀學士,奉旨前往良鄉料理田從典後事。

田從典長子已故,身邊只有個弱冠幼子,無法主持這樣的大事。

曹項在良鄉待了五天,過了田從典“頭七”,靈柩還鄉才返京復命。

這時,曹颙經過數日調養,精神已經好上許多。

曹項過來後,曹颙少不得問起田從典的後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