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04章 屬意,合意,如意

一進東暖閣,熟悉的檀香味便撲面而來。

這就是江寧清涼寺的檀香,如今已經成了專供內廷的貢品,不需要經過曹颙中轉。

待曹颙跪見後,雍正擺擺手,道:“起來回話。”

曹颙應聲而起,垂首肅立一旁,眼觀鼻、鼻觀口、口觀心。

雍正忍不住打量起曹颙來,而後又看了十三阿哥一眼,對比之下,就看出點別的來。

曹颙自己對鏡自斂的話,就覺得自己操了太多心,有些見老了。

前幾年沒留胡須時,還能扮扮少年,現下身居高位,為了官威,留起胡子,看著穩重許多。

加上在直隸這兩年,常隨唐執玉往下頭跑,原本白皙的面容也曬黑了不少,褪去了富貴氣,留下幾分歲月滄桑。

可哪裏能與十三阿哥相比?

十三阿哥擔心皇上,說他每天睡不到兩個時辰;十三阿哥這個被皇上倚為左膀右臂的總理王大臣,如何能躲得了清閑?

曹颙只是越發穩重了,十三阿哥卻是現了老態。

雍正心裏有些泛酸,有些羨慕曹颙的年輕。

他臉上陰晴不定,十三阿哥隱隱有些著急。他也不知為何皇上這就變了臉色,明明方才還有欣賞曹颙的意思。

曹颙也覺得頭皮發麻,這種被九五之尊打量又打量的滋味兒實在不好受。

還好,雍正終於移開眼,舉起那海貿條陳,哼了一聲,道:“早先覺得你還是個謹慎的,如何現下就誇誇其談?若真如你條陳所述,集民間之財行富國之事,即便能暫緩土地兼並,又能暫緩幾時,待到金銀增加,兼並之事豈不是愈演愈烈?”

這個問題,其實壓根不用曹颙去考慮,因為用不了兩年,那個“士紳一體納糧”的政策就要出來。

曹颙心裏有數,不過卻仍是表現出醍醐灌頂的神情,誠惶誠恐道:“怨不得微臣總覺得疏忽了什麽,原來是此處。還請皇上恕罪,實在是的微臣思慮不周的緣故。微臣只是想著國庫銀錢不富裕,民間浮財又多,才有了這個淺薄的想法。”

雍正神情稍稍舒緩,曹颙年歲閱歷在這裏,能盯著自己的一畝三分地考慮問題已是不容易,不能高瞻遠矚也是有的。

雍正將條陳撂下,道:“治標不治本,與地方無益。”

曹颙老實聽了,所謂“為地方”不過是扯大旗,不過是推波助瀾,促進海貿第一步罷了。

等雍正與權貴們嘗到海貿的甜頭,不用曹颙去操心,自然會有人樂意做推手。

接下去,雍正就對海貿之事提了幾件疑問。

曹颙雖有所準備,依舊被問出一頭汗來。

聽著雍正的意思,想要朝廷占大頭,操辦此事。

若是那樣,豈不是要從造船開始?涉及的衙門多了,最後還不知會弄成什麽樣子。

按照曹颙的想法,最好是朝廷監管,向內務府招投標一樣,募集有實力的商家合股進行此事,跟東印度公司一樣,以經濟貿易的形式走出國門,禦敵國門之外。

可見雍正頗有興致,曹颙就老實聽了。

實沒必要這個時候與雍正爭論,他看了十多年,多少也曉得些雍正的性子,最是務實,不是愛虛名的。

若是傾國之力,或許能組個大船隊,來次大清國的下西洋,可那不是雍正的行事風格。

他不過現下興起,等到冷靜下來,會盤算其中的耗費與所得,最後還是會放緩腳步。

當叫曹颙跪安時,雍正與曹颙君臣兩個,都各自滿足。

“曹颙還算勤勉,只是到底還年輕,還需好生歷練。”雍正滿面溫煦地對十三阿哥道。

十三阿哥附和道:“是啊,還需皇上教導,方能眼光更通達些。”

話雖如此,他卻曉得,皇上對曹颙是滿意的。

皇上這人至情至性,看誰順眼,就滿心都是好;若是厭棄了,再好也是不好。

現下張廷玉聖眷在握,也有些戶部的風言風語在禦前。固然有說張廷玉倚仗身份壓制曹颙的,也有說曹颙怠工心有不滿的。

為了這事,皇上還曾專門問過他,曹颙是否發過牢騷。

現下有這海貿的事牽著,表明曹颙依舊勤勉,禦前對答也無半點埋怨與委屈之意,正合了皇上的心思……

……

出了宮,天色已經幽暗下來,曹滿帶了幾個長隨,提著燈籠,等在不遠處。

曹颙嘴角微翹,雍正讓他將海貿之事,再做補充,擬個詳細條陳,先行部議。

不用說,那樣的話,牽頭的人就不會是他曹颙,而是張廷玉。

如此甚好,畢竟舉國貿易,是大清國頭一回,還不知其中會出多少是非與紕漏。

曹颙並無成績被奪得郁悶,反而生出幾分大樹底下好乘涼的輕松。

回到曹府,進了二門,沒走幾步,就見初瑜從二門出來。

曹颙看了眼蘭院上房,透過玻璃窗,裏面人影閃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