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07章 項歸(第2/2頁)

這些攀附手段,初瑜倒是也見過,笑著聽了……

……

前院,客廳。

曹颙與曹項兄弟兩個,敘起別情。

對於堂兄外放直隸總督,曹項是且喜且憂。東府三兄弟中,只有他做過外官,曉得外官的艱難。

做京官,做的是關系,有家族被倚仗,很是容易;做外官,也是做關系,卻是地方上的關系。

朝中助力,雖可以為倚仗,但是地方上自有一番格局。如何梳理關系,還得自己費心。

勛爵子弟,外放混不下去、灰溜溜的回京的大有人在。

曹颙所在的直隸總督,是最顯貴的外缺不假,卻是最容易受攻訐。

見堂弟真心擔憂自己,曹颙頗覺欣慰,道:“要是不放心我,四弟就勤勉差事,早日入閣,好在京中助為兄一臂之力。”

曹颙說的是真心話,曹項卻以為堂兄不過是勸勉自己,忙道:“弟弟不足而立之年,便擢升從四品,已是借了家族余蔭,哪裏還敢奢求?”

在他看來,要是堂兄遇到難處,也不是自己這個翰林官能援手的。

外頭有平王府與淳王府兩處姻親,還有十六爺、十七爺兩個至交,都是強援;家中還有二哥是禦前一等侍衛,結交往來的都是勛爵子弟,輪不到自己出面。

雖說曹項不在京中,可曹颙也始終關注著這個堂弟。不能說河南那邊事無巨細都知曉,對於曹項這幾年的官場作為也都清楚的很。

這個堂弟,早年為了生母,一心步入仕途。可進了官場上,不知是不是在翰林院待的,性子倒是平和許多,並沒有太大的野心。

或者說,他覺得滿足。

畢竟,以他的年歲,從四品的官職,已經是幸進。

曹颙卻是不能看著他滿足,有些話曹頌、曹頫不好說,曹颙卻是要說的:“想想小五。錢先生說過,以小五的資質,散館後留在翰林本不成問題。小五卻考了中等,去了六部做司官。你當曉得,他從小就愛讀書。翰林院編書的差事,既體面又清閑,要不是為了你這個哥哥,他為何不留在翰林院?”

曹項頭一回聽說此事,不由怔住,好一會兒方白了臉道:“五弟信中,只說這館庶吉士才子如雲,他考了二等已是僥幸。”

曹颙長籲了一聲,道:“他跟我們也說的這個話。要不是錢先生提了一句,我還不知這小子藏拙。想來也是,老爺在世時,就曾褒贊過小五,說他資質是我等兄弟中之最。”

曹項心裏很是混亂,扶著額頭,眼神有些發直。

曹颙見他如此,倒不好意思逼迫他太甚,道:“誰也沒指望你立時封閣拜相,你也無需太心急。只是心裏要記得,我總有退下的那天,到時候家族重擔說不定就要落到你頭上。”

曹項聞言,立時轉過頭,望向堂兄,直覺得不可思議:“大哥正值盛年,即便有一日榮養,侄兒也長大成人,哪裏輪的著我……”

話沒說完,就見曹颙出言打住:“難道偏要我熬到花甲,就不能讓我也享享清福?最多再熬個七、八年,我就要隱退。前半生為家族活著,年歲大了,也要過幾日隨心日子。到時我這富貴日子,還要指望你們幾個給撐著,你可別想著偷懶。”

曹項回到東府時,還帶了幾分恍惚。

他有些不敢相信,弟弟為了成全自己,避開了翰林院的差事;堂兄話裏流露出讓自己接家族重任的意思。

曹項摸了摸自己的荷包,才想起自己忘了一事,那就是將這幾年堂兄陸續給的銀子還回去。

堂兄此舉,是出於善意,怕自己手頭窘迫的話容易為外物所誘,辦差砸了差事。曹項身為成年的弟弟,卻厚不下面皮去占堂兄的便宜。

幸好娶了賢妻,勤儉持家,減少了許多拋費。東府這邊,每年又使人送上一千兩銀子過去。因此,曹颙給的這份銀子,並沒有動用。

曹項覺得心裏亂糟糟的,並沒有回自己院子,而是將自己關在書房裏,呆坐了半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