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8章 第一關(上)(第3/4頁)

熱鬧了半日,下晌她才出宮來。

瞧著兩位小阿哥,她心裏存了心事。坐在馬車上,她想了一路,是不是請個太醫過來,好好查查自己個兒的身子。若是真的調養無望,那自己當如何?

越想越是心煩意亂。一會兒告訴自己,老爺太太膝下已經添了長生,天佑也不能說是獨苗;一會兒又是愧疚,公公婆婆雖沒有說什麽,但是老人家誰不攀著子孫繁茂。

無奈,她勸了自己個兒幾回,也是賢惠不起來。

初瑜回到府裏,紫晶得了消息,過來梧桐苑。她是為王鶯來的,王鶯同寄居曹府的七娘不同。按照初瑜與曹颙的說法,王鶯的終身大事,也是要這邊府裏給安排。

王鶯今年十六,待出了孝,就十八,到了出閣的年級。她卻是孩提時失母,跟著父兄在鄉下長大,對於女紅廚藝等半點不知。

這樣的丫頭,就算給收拾一份豐厚的嫁妝,尋個好人家嫁了,也不叫人放心。

對於王鶯,初瑜與曹颙特別交代紫晶好生照看的。紫晶瞧出其中的不妥當,就來找初瑜商議,看是不是給她安排個教養嬤嬤,好好教導些女孩兒的規矩。

初瑜聽了,才曉得自己疏忽。

說起府裏的教養嬤嬤,哪個比得過羅姑姑、常姑姑的?二房剛分府時,兆佳氏曾央磨數次,終於借了常姑姑過去。

因常姑姑是王府派過來的人,只聽初瑜一個的。兆佳氏擺了幾次架子,心裏覺得不暢快。只是為著四姐、五兒兩個,強忍著罷了。

待與董家說親,因董素芯也在宮裏當過差,兆佳氏怕她見到常姑姑不方便,就從外頭聘了個教養嬤嬤,讓常姑姑回東府了。

東府裏的兩個女孩兒,妞妞有恩典,不用參加小選;天慧有眼疾,也不用選秀。加上她們兩個還小,都是同兄弟在一處學規矩。

“是了,正該如此。還是姐姐心細,要不然就讓常姑姑過去教導個一年半載的。左右也不是選秀,不用太嚴厲。”初瑜說道。

羅、常兩位供奉中,羅姑姑性子有些嚴厲,就是天佑、恒生他們見了這個教養嬤嬤,都帶了畏懼;常姑姑要和氣許多,對孩子也有耐心。

既是初瑜這般安排,紫晶自是無話。而且在她心裏,也覺得常姑姑是合適人選。

常姑姑溫柔和氣,要是王鶯能磨了性子,學了這待人接物的本事,也是獲益終身。

沒想到,這一番安排,卻促成王鶯與常姑姑的緣分。

王鶯自幼沒有母姊,進府之後,雖有七娘為伴,不過跟她一樣,是個假小子。初瑜與紫晶雖說都是溫柔和善人,但是平素忙著料理家務,隔三差五同她見上一遭,也說不上幾句話。

常姑姑也是孤身一人,十來歲進宮當差,出宮時父母早已亡故,只有個兄弟,前些年也沒了。

王鶯雖說在山野長大,不懂規矩,卻是天真爛漫,保持赤子之心。加上常姑姑曉得她是孤女,父母雙亡後投奔到曹家的,心裏越發添了憐惜。

王鶯這邊,見常姑姑溫柔教導,也樂意同她親近。

一來二去,兩人相處得甚是融洽,連七娘見了都覺得眼紅。不過她心裏只念著拳術,肯安靜陪著王鶯在內宅貓了兩個月,已經是渾身癢癢。

見這邊有常姑姑相陪,她也放下心來,不是往校場找妞妞他們耍,就是尋了曹甲、曹乙“切磋”,日子倒也過得陿意……

……

二月初一,聖駕出京,巡幸畿甸,隨扈皇子為三阿哥、十五阿哥、十六阿哥。

自打八阿哥病故,往三阿哥府走動的人越發多了。這儲君冊立,分“立嫡”、“立長”、“立賢”。二阿哥兩立兩廢,“太子黨”煙消雲散;最有賢名的八阿哥在沉寂兩年後病故,“八爺黨”的中堅份子也死的死,改投門戶的改投門戶。

剩下的,似乎只有“立長”一條。

被圈的大阿哥與二阿哥不算,三阿哥就是諸位皇子阿哥之長。剩下的皇子阿哥中,十四阿哥雖活躍,但是到底年輕,文治武功不顯,一時半會兒難同兄長們匹敵。

連帶著三阿哥,也不禁自得起來,自當自己真得了聖心,要不然為什麽皇父要欽點他隨扈。

這日,到了趙北口登舟。歲數二月春寒,但是站在禦舟橋頭,三阿哥還在意氣風發,拉了十五阿哥在這邊看風景。

見三阿哥志得意滿,十五阿哥撇了撇嘴角,狀似無意地說道:“看來皇阿瑪真是器重四哥,每次都留四哥坐鎮京城……”

三阿哥聞言,笑容已經僵在臉上。

他看了十五阿哥一眼,道:“是麽?十五弟這樣想?”

“嗯。”十五阿哥點點頭,道:“這幾年只要皇阿瑪出京,都是有三哥與四哥坐鎮京城的。這兩年,卻是三哥出來的時候多。我們陪在皇阿瑪跟前不過是給皇阿瑪解悶,三哥隨扈卻是要累著四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