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一章 分明一個女財神(第2/2頁)

見容娘一副胸有成足的架勢,道癡道:“大姐姐莫非有什麽好建議與我?”

容娘道:“一說起賺錢買賣,很多人都盯著‘衣食住行’四樣。可酒樓茶肆這些地方,費心勞神不說,魚龍混雜,還極容易出是非,有什麽好?瓷器鋪、藥鋪、箱櫃鋪、糧食店這些地方,經營好了,也有些油水,不過都比不過一個行當。你們想想看,到底是什麽行當?”

說到這裏,她笑著看著道癡與三郎,開始賣關子。

三郎雖不是不知世情的書呆子,可對於商賈之事知曉的還真不多,從自己的產業的想了一圈道:“是綢緞莊?雖說客人只是富貴人家,可是一年四季都少不得買料子,生意錯不了。”

道癡今天上午才在西城轉了一圈的,想了想道:“是銀樓吧……那裏不僅買金銀首飾,還有珠寶玉石,利潤應該不薄。”

容娘挑眉道:“綢緞莊是賺錢,可是貨源、買家,一項一項的,處處需要人費心;銀樓的話,又過於依賴技藝高超的大師傅……最賺錢的行當是當鋪,價值十兩銀子的物件,送到當鋪不過開價二、三兩,轉手賣出去,幾倍利潤。伴著當鋪,還可以再開兩個小鋪子,一間成衣店賣舊衣,開在走卒販夫雲集之地;另一間是古董珍玩、文房四寶,則尋清雅之地。三間鋪子,相伴而生,只要尋幾個本分人看著,其他的都不必操心。”

道癡聽了,心中欽佩不已,這不僅是“產銷”一條龍,而且還根據貨物不同,也有了專門的定位。

容娘這份見識,擱在這個時代,極為難得。

當鋪看著不是什麽鮮亮的買賣,可勝在實惠,又符合道癡“洗錢”的想法。

道癡站起身來,對容娘作揖道:“古人有雲,聽君一席話。勝讀十年書。大姐姐有大智慧,小弟這裏謝過了。”

幾日功夫,容娘便能想出這個生財的法子,且毫無保留地告訴給道癡,這份人情確實不輕。

容娘安然受了,又道:“雖說涉及銀錢,自家的買賣比合夥買賣要好。可是你既打算著進京,就要想的周全些。我建議你分出兩成股給王琪,他儀賓的身份已定,以後不管你與三郎兄弟兩個去哪裏,王琪是紮根在安陸城的,正好可以照拂你的鋪子。有他出面,即便王家宗房與別房的人眼紅,也沒有人再敢打主意。”

道癡雖曉得容娘的建議有道理,可這回卻沒有點頭。

鋪子要是合股,股東是有資格查賬的,那樣他以後真有遇到大筆銀錢,想要借鋪子“洗錢”就費事了。

他想了想道:“宗房尚沒分家,涉及銀錢到底麻煩,我想著還是直接分兩成幹股給七哥,反而省事。”

容娘聽了,笑容淡了下來。

所謂“幹股”,就是未出資而獲得的股份,實際上算不得真正的股份。因為並無對鋪子的管理權,只能吃紅。

聽起來,王琪得到的好像差不多,但是哪裏能一樣。真正合股要要列入文書,在衙門裏登記鋪面時也會注明;幹股則是一種贈與,幹股分紅的多寡都要看道癡的意思,道癡隨時有權終止。

難道是舍不得銀錢,想要吃獨食?

容娘本是大方的性子,才會將賺錢的法子雙手奉上,實見不得為了銀錢算計來算計的小家子氣。再說,王琪這一年多,待道癡的好,她與三郎都看在心裏。同她與三郎相比,王琪更像是道癡的親兄弟。

若是道癡為了銀錢,連王琪都防著,那她也就沒必要在這個弟弟身上費心。

道癡仿若未見,接著說道:“要不是大姐姐想的好點子,我也想不到此處。偏生對於經營之事,我又一竅不通。對於選址、聘人之類,少不得還要請大姐姐多費心。雖曉得大姐姐不缺銀錢,可若是當我是弟弟,也不要卻了我的心意。鋪子的紅利中,拿出一成給大姐姐做脂粉錢,算酬謝大姐姐的辛苦。同樣是姐姐,順娘姐姐那裏,我也留出一成。我以後會去京城求學,三哥會在哪裏?多半是中了進士,在哪裏做父母官。我不希望自己的兄長千裏做官只為刮地皮。即便伯父伯母富足,會給三哥置產,可銀子哪裏嫌多?也給三哥留一成。虎頭與我相伴長大,情同手足,他爹娘偏疼次子,疏忽與他。我既接了過來,總要管到底,就給他也留一成。至於五郎,現下他還年幼,暫時並不缺銀錢使,等以後再說。”

容娘本對道癡不肯分實股給王琪心有不滿,聽了這一席話不由愣住。

兩成、一成、一成、一成、一成,確定分出的就是六成紅利了;而聽這話的意思,五郎那份將來也會留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