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死水微瀾,滅亡的深淵(第4/10頁)

李湛還很喜歡到魚藻宮觀龍舟競渡,他給鹽鐵使下詔,說自己想要建造競渡船二十艘,要求他們把木材運到京師來。李湛為了自己玩樂,隨口一說,就用去了當年國家轉運經費的一半,朝中的大臣張仲方等人極力反對,李湛才很不高興地勉強答應把建造競渡船的數量減去一半。

李湛很喜歡打馬球,喜歡觀賞摔跤、拔河、龍舟競渡之類的遊戲,只要一提起玩,他從來都是樂此不疲。他讓禁軍的將士們和宮內的人都要參加。他在宮中舉行了一次盛大的運動會,項目很多,有馬球、摔跤、散打、搏擊、雜耍等,大家覺得好玩,全都很踴躍地參與。最有意思的是,李湛命令左右神策軍的士兵們以及宮人、教坊、內園分成若幹組,騎著驢打馬球,一直進行到深夜方才罷休。

除了打馬球,李湛還很喜歡打獵,他白天沒玩夠,晚上也帶著人去獵狐狸,稱之為打夜狐。宮中的宦官許遂振、李少端、魚弘志等人因為與他打夜狐配合得不好而被革職。他還專門豢養了一批大力士,出資萬貫讓各地選拔大力士進獻,他去哪兒都讓大力士們跟著,很舍得在他們身上花錢。有時候力士們恃寵而驕,冒犯了李湛,輕則辱罵,重則鞭撻,還將他們發配到邊疆,搞得這些大力士們和宮中的宦官心中充滿了怨憤。

多行不義必自斃,李湛這種肆無忌憚的玩樂,很快就把自己送上了窮途末路。在他又一次出去打夜狐回來之後,依然興致盎然,又與宦官劉克明、田務澄、許文端以及擊球軍將蘇佐明、王嘉憲、石定寬還有一些大力士們一起飲酒。李湛酒過三巡,進到屋裏更衣。這時,大殿上的燈燭忽然熄滅了,宦官劉克明與擊球軍將蘇佐明等人合謀將李湛殺死了。

李湛當時只有十八歲,正是青春飛揚的年紀,除了十七歲被害的唐哀帝之外,唐敬宗李湛算是唐朝皇帝中最短命的了,但這一切都是他貪圖玩樂、咎由自取。李湛死後,群臣為他上謚號為睿武昭湣孝皇帝,葬於莊陵。

文宗之道,同父所生天差地別

李昂,原名李涵,是唐穆宗李恒的第二個兒子,唐敬宗李湛的弟弟,他的母親是侍女蕭氏。在李湛被害死後,他被宦官王守澄等人擁立為皇帝。

宦官劉克明和擊球將軍蘇佐明等人合謀殺害唐敬宗李湛後,假冒李湛的旨意選立了絳王李悟來主持政事。這樣的做法是多年以來宦官擁立新帝的慣用手法,朝中的大臣們知道以後心領神會,都已經見怪不怪了。但是宦官劉克明對此還不滿意,利欲熏心的他盤算著如何剝奪其他宦官手中的權力,讓自己大權在握。劉克明的想法惹惱了內樞密使王守澄和楊承以及神策軍左右護軍中尉魏從簡和梁守謙。在唐朝末年,擔任左右樞密使和左右神策軍中尉的四位大宦官被稱為“四貴”,他們是宦官中權力最高的人,倍受尊敬。

王守澄等人在一起秘密商定對策,他們動用了能夠掌控的所有禁軍力量將唐穆宗李湛的次子江王李涵迎入宮中,三朝元老大臣裴度等朝廷官員也十分支持他們的這個做法。神策軍中尉派出的精銳部隊將劉克明和蘇佐明等人全部殺掉,絳王李悟也死於亂兵的刀下。

由於沒有先帝李湛的遺囑,所以江王李涵究竟應當以什麽樣的理由和方式登基即位,讓王守澄等人著實費了一番腦筋。他聽從了翰林學士韋處厚的建議,先以江王李涵的名義宣告平定了叛亂,說明他有功於朝廷,然後再由文武百官上書,勸諫他登基,這個舉動說明李涵受到了群臣的擁戴,最後再以太皇太後的名義頒布冊文,下令指定江王李涵為繼承人,然後舉行冊立新君的大典,這樣就可以名正言順地登上帝位了。

就這樣,江王李涵改名李昂,在紫宸殿身穿外素服和文武百官見面,正式在宣政殿即位,成為了唐文宗。李昂即位後,將自己的生母蕭氏,也就是穆宗貞獻皇後,上尊號為皇太後。

親政後的李昂一直有重用外戚的打算,但是他的生母蕭氏是異鄉人,來京之後父母很早就過世了,家中只有一個弟弟,但也失去聯系很久了。為了尋找到舅舅,李昂拿出了優厚的待遇,令母親出生地的地方官員四處尋訪,一連找到三個人都自稱是李昂的舅舅,但最終發現都是假冒的,真正的國舅根本無從尋找。那時,李昂的這個舉動成為了兩京百姓茶余飯後的談資和調侃對象,他們在大街小巷見面時,都會互相打招呼說:“你是阿舅嗎?”

唐文宗李昂的生母蕭氏被立為皇太後之後,居住在大內。唐穆宗李恒的母親也就是李昂的祖母懿安太皇太後郭氏,居住在興慶宮。唐敬宗李湛的母親寶歷皇太後王氏居住在義安殿。這三位太後被稱為三宮太後。李昂每五天一次給她們問安,逢年過節都會親自前往各宮謁見。對於祖母太皇太後郭氏,因為具有擁立之功,所以李昂對她更是禮數有加,經常前往郭氏所在的興慶宮探望,還讓文武群臣和內外的命婦也到宮門外問候郭氏的起居。在宰相的提議下,為了讓太皇太後郭氏和寶歷皇太後的稱號有所區別,李昂將居義安殿的寶歷太後改稱為義安太後。每到元宵節的時候,李昂都會率領諸王和公主在鹹泰殿上燈,宮殿被照得亮如白晝,李昂將三宮太後請來,為她們奉酒祝福。當時,每個季節都會將當季的新鮮瓜果賜給三宮太後,但是李昂認為說賜不太妥當,顯示不出對她們的尊敬,於是將賜改為奉,可見李昂是個多麽仁孝的皇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