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27章 普及免費義務教育

春節剛過,遠東公司又做出一件讓所有人都大吃一驚的事情,那就是在中原各地普及義務教育。

雖然以目前遠東公司的能力,在中原北方進行普及義務教育,其實並不具備那麽強的師資力量。但並不能因為目前不具備這些條件就不去做,至少也要進行一些初期的準備工作。

文化課的內容包括語文、數學、地理、歷史和自然,教材非常簡單,反正只要是個有點文化基礎的人,只要有統一的教材和教案,就能勝任教師工作,畢竟只是初期的啟蒙教育。

語文主要是學習簡體生字、成語故事、膾炙人口的詩歌,以及簡單的課文。還要教會孩子們簡單的讀寫能力,做到認識並書寫生字,並作簡單的組詞、造句。

數學則是加減法和簡單的乘除法,以及背誦九九乘法口訣,最終目的只要讓孩子們識數就行。

歷史、地理和自然就更簡單了,只要讓孩子們初步認識這個世界,了解我們民族五千年的歷史,並明白一些簡單的自然知識就行,主要目的是開闊孩子們的視野。

公司入主中原之前,就對大批基層管理幹部進行過這方面的培訓,並由公司民委會宣教部和軍委會政治部,聯合制定了統一的教材。各個基層中隊的文化教員,都由指導員或是文化相對高一點的中隊長、小隊長輪流擔任。

公司也沒想通過普及義務教育,就能培養出多少知識分子,主要是對中原各地的適齡兒童進行初步的啟蒙教育。

各地基層單位擔任臨時文化教員的管理幹部,也會觀察這些孩子,如果從中發現一些好苗子,會送到大隊部組成小班,由專門的基層文化教員,親自負責教授公司小學文化課程。

公司這次普及免費義務教育,主要針對的就是各地底層的普通貧苦百姓家裏的孩子,不但不收任何學雜費,就連孩子們書本紙筆等學習用品都由公司免費供給,而且還為孩子們免費提供一頓午飯。

這個消息一經公布,就在中原北方引起了巨大的轟動,無數窮苦的百姓興奮的奔走相告,歡呼雀躍,激動的不能自已。

雖然中原北方百姓,家家戶戶都非常貧困,還都是幾輩子文盲,連自己的名字都不會寫。可是不代表他們不重視教育,只是家裏連肚子都填不飽,哪有銀子供孩子讀書。

自從中原王朝實行科舉以來,讀書就是所有寒門子弟改變命運的唯一途徑。可就算這個機會再珍貴,依然和底層的貧苦百姓無緣。

想要供養一名讀書人,那可不是底層窮苦百姓能夠做到的,從上學堂啟蒙開始,就得向先生繳納束修,還有平日裏學習用的筆墨紙硯,那一項都是不小的開銷。

十年寒窗不是說著玩的,從童生到秀才,再從秀才到舉人,最後是進京趕考,金榜題名成為進士,其中所耗費的銀子,加在一起海了去了。

而且大多數讀書人即使熬過了十年寒窗,很多讀書人窮極一生也只是個童生或是秀才,至於舉人老爺和進士,那都是千軍萬馬過獨木橋般的艱難。

就算一個小康之家,想要供養一名讀書人都得勒緊肚子咬牙堅持,何況那些窮得叮當響的底層農民了。所以在這個時代,在底層的貧苦百姓眼裏,讀書改變命運,那就是一個永遠也完不成的野望。

可任誰也沒想到,新朝初入中原,還不到一年的時間,就在中原各地實行免費義務教育,這對所有底層的貧苦百姓眼裏,那絕對是一件大破天的事情。

而且新朝連孩子們的筆墨紙硯都不用大夥自己置辦,中午還能免費為孩子們提供一頓午飯。這簡直就是天上掉餡餅的好事。不但讓所有的底層貧苦百姓減少了負擔,還能節省下不少的糧食。

當然,不是所有人都為這件事情感到高興,中原各地的士紳官僚階層都為此憂心忡忡。他們作為這個時代的社會精英,深知知識的可貴,更知道如果知識得到普及,他們的未來的地位,將會面臨極大的挑戰。

儒家,因為他有愚民的思想,所以也是歷代封建王朝最願意接受的思想。

“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語出《論語》泰伯。意思是“民眾可以使他們遵照上面的命令去做,不可使他們知道為什麽要這麽做”。

千百年來中原歷代王朝都始終遵循儒教思想,積極推行愚民政策。士大夫集團也因此成為了社會上的精英集團,瘋狂的壓榨剝削底層的百姓。

當然,儒家作為一種先進的學說,本身並不愚民,只是它的思想具有時代的局限性。自從獨尊儒術後,儒的本意越來越脫離孔孟中的真意。

再加上經歷了兩千年的封建專制洗禮,儒家思想中被歷代統治階級歪曲解釋並加以利用,已經具有深深的銘刻上了統治階層的價值觀烙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