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51章 河套根據地(五)(第2/2頁)

雖然寧夏鎮確實是一個值得下手的肥羊,但僅憑陜西流民組成的河套遊擊支隊,就想輕松的攻破寧夏鎮,也不是那麽容易的。寧夏鎮的地勢極其險要,而且防禦工事非常完備。

大明在寧夏境內修建的長城,工程十分浩大。自成化八年倡修,後經歷次續修和修補,逐漸形成。東邊墻、西邊墻、北邊墻和固原舊邊墻等四條骨幹邊墻,全長約三千裏,分屬寧夏鎮和固原鎮管轄。

同時在長城沿線還扼要設有一些關門,其中最重要的是:鎮遠關、北關門、大磴口三關、赤木關、勝金關和東關門。臨敵前沿一線或交通要沖的空曠地帶,又添築墩台,派軍瞭守,稱之為烽燧,俗稱“烽火墩”。遇有敵情,白日升煙,夜間舉火,墩相遞傳,讓邊內有所準備,使軍城指揮中心得以提前調兵遣將部署戰守。

全鎮防區內,計有烽燧596座,作為對長城設防的重要補充。當然,賀蘭山本身也是一道天然屏障,它有大小山口36處,多數可通人畜,大口則軍馬通行無礙,明時於大口築墻、設關,小口擇要駐軍把守,其防務都比較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