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 聯軍攻占彭城

從漢元年八月以來,項羽統領楚軍主力,一直深陷於齊國的戰事中。

田榮反楚,在漢元年五月,不到三個月時間,顛覆了項羽所封的齊、膠東、濟北三國,點燃了天下反楚的亂局。田榮吞並了齊國自稱齊王後,支援陳馀驅逐常山王張耳,支持代王趙歇重新作趙王,承認陳馀接受代王的封號,將項羽精心建立起來的霸王分封體制打亂攪黃,更令項羽不能容忍的是,田榮還指使彭越攻入楚國境內,大敗楚將肖公角,一直深入到東郡南部,攻占了濟陰縣(今山東定陶東南),在肘腋之下直接威脅到楚國的安全。

在項羽看來,齊國是動亂的根源,田榮是害群之馬。田榮不滅,天下不得安寧。項羽決定征調各國兵馬,親征齊國。

八月,楚軍及其盟國軍隊集結完畢,在項羽的指揮下,首先對深入楚國東郡、攻占了濟陰一帶的彭越展開攻擊。彭越敗退,到成陽(今山東菏澤東北),與前來支援的田榮軍會合。漢二年春,項羽軍與田榮、彭越軍在成陽展開決戰,項羽軍大勝。彭越潰退到老根據地巨野澤躲藏起來,田榮潰退到平原縣(今山東平原),準備渡過黃河撤退到趙國境內。平原縣軍民殺死了田榮,開城投降了楚軍[20]。

田榮死後,項羽攻占了齊國首都臨淄,再一次立田假為齊王,統治齊國。田假是戰國末年最後一任齊王田建的弟弟,是田榮多年來的對頭。秦二世二年四月,田榮的哥哥齊王田儋戰死,田榮被章邯圍困在東阿。就在這個時候,齊國國內發生了政變,留在國內的部分大臣們擁立田假為齊王,建立了新的齊國政權。這件事情,使田榮極為憤怒。東阿之圍解除後,田榮領軍返回齊國,擊敗田假,擁立田儋的兒子田市為齊王,自己出任丞相,弟弟田橫出任大將,再次建立起新的齊國政權。兵敗的田假,南下逃到楚國,先是跟隨楚懷王,後來又跟隨了項羽。

田榮死後,弟弟大將田橫還在,他統領齊國軍民,在齊國東部地區繼續抗擊項羽。齊國軍民的抵抗,引來了項羽的憤怒和報復,他深入齊國東部討伐,夷平抵抗的城郭,坑殺被擄的戰俘,捕捉老弱婦女作人質,結果是引起了齊國軍民更大的反抗,楚軍深陷於遍布齊國各地的抗擊泥沼中。與此相對,田橫的勢力越來越大,他在城陽地區(今山東莒縣、臨沂一帶)再次聚集起了數萬軍隊。

齊國的反叛,引動了天下大亂,一時間,除了舊楚國境內的九江、臨江、衡山諸國而外,各地都陷入不安定中。力圖沖出漢中的劉邦的動向,也成了楚國的重大憂患。面對頭緒紛繁的動亂局面,楚國君臣經過協商,確定了先齊後漢、北攻西守的戰略方針。根據這個方針,楚國的主要敵人是北方的齊國和西方的漢國。對於齊國,楚軍作大規模的戰略進攻,首先將以齊國為首的叛亂平定,安定北方。與此同時,對西方的劉邦作戰略防禦,待到齊國平定後再作主動的進攻。對於劉邦的出擊,楚國方面設置了四道防線:第一道是三秦的雍王章邯、塞王司馬欣和翟王董翳;第二道是河南王申陽、魏王魏豹;第三道是韓王鄭昌和殷王司馬卬;第四道在楚國境內,以定陶(今山東定陶)、曲遇(今河南中牟東)和陽夏(今河南太康)為據點的防線。可以說,這四道防線相當的嚴密和完善,楚國先齊後漢、北守西攻的戰略也是穩妥的正確決策。

然而,形勢的發展,出乎預計之外。劉邦軍一舉突破秦嶺天險,迅速攻占關中,僅僅一個月時間,楚國的第一道防線崩潰。緊接著,劉邦軍事攻擊和外交勸誘雙管齊下,逼降魏王魏豹、河南王申陽、殷王司馬卬,攻滅韓王鄭昌,打破楚國的第二和第三道防線,短短八個月時間內,西方的形勢惡化到這種程度,遠遠超出了楚國方面的預想。另一方面,齊國戰事之艱難持久,田氏兄弟所領導的抵抗之英勇頑強,也完全出乎楚國君臣的意料。雙重失算的交錯之下,項羽只能眼睜睜地看著劉邦聯合諸侯各國,一步一步地逼近過來,楚漢的決戰,將在楚國境內進行的前景,也隨之一步一步地清晰起來。項羽不動聲色,在繼續攻擊田橫的同時,密切關注著局勢的發展。

漢二年四月,劉邦完成了攻楚的內政、外交和軍事準備。他命令韓信統領漢軍一部留在廢丘,繼續圍困章邯,蕭何坐鎮首都櫟陽,主持留守政務。劉邦親自披掛上馬,出任統帥,以漢軍為核心,聯合常山王張耳、魏王魏豹、韓王韓信,裹脅故河南王申陽、故殷王司馬卬、故塞王司馬欣、故翟王董翳,結成多國聯軍,大舉進攻楚國。劉邦的這次軍事行動,也得到了代王陳馀、趙王趙歇、齊王田榮和遊擊將軍彭越的響應和配合,聲勢浩大,將近六十萬大軍,分南、北、中三路席卷而來,目的在於奪取楚國的首都彭城,一舉滅楚[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