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章 盤踞長安(第2/3頁)

罵歸罵,該稟報的還得稟報,守門軍官派人飛報劉子光,劉子光問袁督師到了沒有,答說沒有。劉子光便道:“那就把他們晾在外面,等袁督師來了再稟告。”

劉宗敏罵了小半個時辰,口幹舌燥的,見對方沒有開門的意思便只好在城門外下馬歇息,他的騎營走得快,沒帶帳篷等物事,連幹糧飲水都不足,這回在大毒日頭下面可遭了罪了,當兵的們都不停咒罵著城上那些紅衫軍的同行們,兩軍的矛盾進一步加深。

過了三個時辰,袁督師的大駕才到,看到總督三邊軍務的大纛,軍士急報劉子光知曉,劉子光換了衣服出城相迎,兩下裏一見面先是客氣的互相恭維了一番,然後袁崇煥道:“不知道侯爺有沒有將巡撫衙門幫本督留下來,上次本督進駐長安之時,就是將此處作為行轅的。”那意思就是我還得到巡撫衙門去辦公。

劉子光道:“督師大人有所不知,城市建築十有八九都付之一炬了,巡撫衙門更是化為白地,我軍將士都是搭帳篷住的,督師若不嫌棄,就來和本侯同住。”

袁崇煥道:“西夏人果然殘暴,居然縱火焚毀長安,本督這就進城視察民情,至於帳篷嘛,本督倒是帶了些,就不擠占侯爺的地方了。”

說著就要帶兵進城,可是卻被劉子光攔住:“督師,城中百姓衣不蔽體、人心惶惶,您麾下馬賊出身的軍隊此時進城怕是多有不妥吧,不如這樣,督師大人的標兵營可以進城,劉總兵的部隊還是在城外紮營的好,不然惹出擾民的事端你我都不好向長安父老交代啊。”

袁崇煥無奈,回復皇上的電文還需要劉子光幫著圓場呢,所以只得答應,帶著標兵營進了城,而劉宗敏的部隊只能在城外幹瞪眼。

紅衫軍占了長安就沒有讓出來的道理,雖然此時的長安已經成為一個大瓦礫堆,但只要人民還在就有著恢復往日榮光的希望,百姓們在紅衫軍的組織下收集殘磚破瓦搭建房舍,出城砍伐數木,挖土燒磚,營造新的街道和房屋,幸虧西夏人沒來得及把所有的糧食都搶光,所以幾十萬長安人暫時不會出現食品短缺的情況。

劉子光也不想和袁崇煥徹底翻臉,大家心照不宣地都不再提金聲恒那件事,在對皇上的回電上也統一了口徑,只說兩軍分開作戰,劉軍攻長安,袁軍攻渭南,彼此間沒有協調好步調而已,戰爭嘛,出現這種狀況是情有可原的。

電報發回南京,朱由校也懶得追究,只要陜西回來便好,是誰打下來的又有什麽關系呢,當皇帝有時候需要糊塗一把,現在正是朱由校難得糊塗的時候,於是一封嘉獎電報迅速發了回去,將西軍上下都大大褒獎了一番,鼓勵他們再接再厲,一舉收復所有失地。

長安是漢唐時期的中國首都,現在居然成了大明的西部邊陲,這種疆域的大縮水是任何一個漢人都不能接受的,眼下西夏內亂,正是趁機開疆拓土的好機會,劉子光和袁崇煥都派出了騎兵迅速西進,能占多大地盤就占多大地盤,在共同的敵人面前,兩軍達成了非官方的默契,只要一方占領了的城市,另一方就不會去染指,想比之下還是袁崇煥的人馬占了便宜,因為他們熟悉地形,人又多,反正西夏軍都跑遠了,只管撒丫子往前沖便是了,紅衫軍就明顯出於劣勢,只有不足一萬的騎兵,怎麽占也不了幾個縣城,所以劉子光給他們的命令是,不要在意陜西境內的得失,只管一路向西!

朝廷的糧餉很快就運到了,雖然按照內閣達成的意思,這些銀子糧食布匹軍械由劉子光和袁崇煥三七開,但是實際上操作起來卻不是那麽回事了,屬於劉子光的那三分遲遲不到,來的都是西軍的那七分。

明知道這裏面有貓膩,劉子光也不去據理力爭,他只是吩咐人將一切事情記錄下來,等以後再算帳,至於紅衫軍的給養問題,他自有自己的一套後勤體系,大批糧食從湖廣以征西大將軍的名義低價收購上來,走陸路經潼關送往長安,大批軍械彈藥從利國鐵廠的生產線上下來就直接裝上向西的馬車,同時一條經過河南直達關中的鐵路也在緊張的施工當中了。

最令人興奮地消息莫過於山西的光復,趙章程帶領三營軍馬一路勢如破竹,直搗太原府,沿途清軍望風而降,連一場像樣的戰鬥都沒發生,臨到太原府,才聽說康熙小朝廷已經北上大漠了,趙章程派騎營一直攆到大同才收兵,回來後向劉子光報告了這個喜訊,說山西百姓早就盼著朝廷大軍來解放他們了,在紅衫軍打過來之前,綠營的嘩變和民間的起義已經此起彼伏,對於康熙來說,山西已經是一個坐不住的大熱鍋了。

山西可是個富庶的地方,商業和金融業都很發達,還有豐富的煤炭資源,得了山西就相當於得了一個寶庫,所以劉子光才會不那麽在乎朝廷的軍費。看著地圖上自己掌握的區域,劉子光洋洋得意,河北山東山西,外加陜西一部,蒙古一部,高麗一部,這些土地上的礦產漁農人力資源都是不可小覷的,朝廷的那些掣肘,袁崇煥的小心眼,都沒有放在劉子光的心上,他需要考慮的是,如何整合手上的這些資源,打敗西夏這個最大的潛在敵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