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章 南京告急

北京城南郊外,豐台大營,這裏原本是駐紮衛戍京師部隊的軍營,由於清軍倉促撤退,設備都沒有破壞,現在被明軍征用了,劉子光的帥賬就設在大營中央。

帥帳內,烏煙瘴氣,劉子光以下十幾員大將正坐在一起商討如何破城,劉子光和其他大帥不同,喜歡搞民主作風,尤其商討軍情的時候提倡各抒己見、暢所欲言,大將們都坐在鋪著獸皮的椅子上,手裏夾著雪茄,眉頭緊鎖,神情嚴肅,一副便秘的樣子。

將軍們面前的桌子上擺了一個巨型沙盤,是北京城的模型,內城外城、皇城宮城一應俱全,就連城內的各個重要衙門、兵營、倉庫、甚至王府都做了標記,城外的地形也是全仿真的,河流、道路、山峰都是按照比例尺做成。

眾將們以上帝的視角注視著這座龐大的城市,都陷入了深深的思索,兩萬兵打百萬人口的大城市可是軍事史上罕有的戰例,而且根據情報得知,清軍的武器並不比他們差太多,火繩銃肯定是大量裝備的,火炮看起來也不在少數,更可怕的是清軍掌握了炸藥的使用,使得本來明軍在武器上的優勢一下子變得不那麽明顯了。

這個仗不好打啊,北京城有那麽多的滿人,就是打下來也很難掌控,難不成把他們都殺了不成?現在有兩種意見,一種是繼續施加心理攻勢,讓滿清從內部瓦解,一種是實施空降,把精銳部隊直接降到皇宮裏去綁架大玉兒和玄燁,迫使清軍投降。

這兩種辦法都有不足之處,北京城想必已經做好了萬全之策應對圍城,這麽大一座城市想堅持個年把時間還是可以的,到時候滿清沒拖垮,紅衫軍就先垮了,雖然北洋水師和招商局的海運能力非常之強,但是花出去的可都是白花花的銀子啊,一聽豬肉罐頭從上海運到京郊,光運輸成本就是一百個銅錢,士兵的吃喝拉撒休假娛樂,可都是要花錢的,劉子光雖然富的流油,也經不住這樣的折騰,更何況時局也不允許再拖了,必須速戰速決,騰出手來對付洪承疇。

至於空降皇宮,劉子光不是沒想過,可是這個戰法太冒險,滿清已經有了火炮,飛艇就不敢進城,即使趁著夜色冒險進城,在紫禁城降下成千士兵又能如何,效死營的兵就算渾身是鐵又能打幾根釘,難道人家清軍手上的火繩銃就是燒火棍麽?空降兵隨身攜帶的彈藥給養又少,打光了就成了孤軍,只有死路一條,皇宮那麽大,侍衛那麽多,能不能逮住大玉兒和康熙都是兩說,就算能逮住又能如何?清朝內部並非鐵板一塊,那些鐵帽子王們個個都不是省油的燈,皇帝被俘他們隨時可以換一個,所以這條路也走不通。

與此同時,紫禁城乾清宮內,康熙也是一臉的凝重,明軍曾經假冒玉帝發出戰爭威脅,說三日內就會打進紫禁城,雖然已經在城頭上做了各種準備,但是康熙心裏一點底都沒有,康熙和朱由校不同,他從小讀得是聖賢書,學得是文韜武略,對科學技術是一竅不通,啟用南懷仁純粹是碰巧而已,在他心中,明軍的浮空堡壘實在是一大心病,萬一這個巨大的東西真的飛到紫禁城上空,清軍現有武器拿他沒辦法的話,把可真的要敗了。

努爾哈赤的子孫不光有著一腔熱血,還有著聰明睿智的頭腦,康熙冥思苦想一陣子之後,覺得還是以不戰而屈人之兵為好,他當即擺駕慈寧宮,征求老祖宗的意見。

經過商討,祖孫二人達成了一致意見,主要使個拖字決,只要拖延住明軍的進攻,就能多一份希望,希望大玉兒知道,洪承疇絕對不會拋棄他們祖孫的,山東方面的清軍一定會施加更大的壓力給明國,現在只是在比誰更能撐而已。

所謂拖,自然就是議和了,雖然兩國積怨甚深,但是和平總是大家向往的嘛,有什麽事不能坐下來好好談呢?代表滿清出使的是顯親王富綬,這位王爺的身份可不簡單,其父乃是皇太極的長子—和碩肅親王豪格,他本人是康熙的堂兄,今年二十七八歲,為人一直很低調,直到明軍打到北京城下才積極起來,成天招募民壯,訓練家丁,為其他滿洲貴族做出了表率。

豪格是被多爾袞害死的,但是順治和多爾袞的關系並不是很好,康熙對這個實際上的親爺爺也多有不滿,所以顯親王和朝廷的關系還是很良好的,當康熙祖孫倆考慮派哪一位身份顯赫的王爺親赴明軍大營商討和談事宜的時候,兩人都是首先想到了顯親王。

顯親王義無反顧地接受了任務,帶著皇宮裏湊出來的一車珍寶玉器打著白旗出了永定門,埋伏在城門附近的明軍潛伏哨看他們是來和談的,便上前接洽,檢查了車輛之後帶著顯親王一行來到了豐台大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