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章 我是包衣我光榮

“謝大人栽培。”達文喜雖然不善鉆營,但是起碼的禮節還是懂得的,聽到自己被提拔成千戶,當即跪倒大禮參拜,東廠待他甚薄,多年不給他升職,甚至連活動經費都拖欠,導致他淪落到賣菜為生,現在派遣他到北京臥底的老東廠已經覆滅了,新東廠並不鳥他們這些派出人員,南廠幾位大人的出現如同及時雨一般,不僅救了他的急,還帶給他只有年輕時候才有過的希望之火,我達文喜也有出人頭地的一天啊。

“文喜請起,以後咱們就是自家人了,沒有外人在場的時候不需講這些虛禮,以後北京的事情還要你多多盡力才好。”

劉子光從今天的事情就看出達文喜並不擅長管理,只是個用藥高手而已,北京站的建設還需要另外找人,畢竟滿清的統治時期只有十年,尋覓些心懷故國的志士還是沒多大難度的。

達文喜的家裏甚是簡陋,連幾張像樣的床都找不出來,以往置辦的家具都被他當死了,現在只剩下廂房裏的一張床,這麽多人怎麽睡啊,只能讓給官職最大的劉子光睡,劉子光自然不會脫離群眾,於是一幫人將門板拆下來,放在院子裏打起了地鋪,北京的夏夜很是涼爽,大家搖著蒲扇,吃著西瓜在院子裏望著星星聊天,聽達文喜講這些年來北京的種種奇聞怪事,倒也有趣的緊。

早年北方大亂,盜賊四起,尤其以陜西的匪亂最為嚴重,一個叫做李自成的家夥帶領的賊軍攻城掠地,居然威脅到了京師的安全,皇帝帶著一幫後妃大臣倉皇出逃,把個偌大的北京城留給了李自成的闖軍,李自成占據北京之後大肆搜掠,帶給北京人民第一場浩劫,隨後闖軍截斷了山海關的糧餉,山海關的明軍內無糧草,外無援軍,連朝廷的命令都收不到,就這樣還堅持抵抗著關外野蠻的清軍的進攻,最後終於不支而失陷,清軍大舉入關,將依然沉浸在勝利的喜悅中的闖軍打得落花流水,棄城而走。

本來滿清只是想趁大明內亂,撈一把就走的,不過進駐了北京才發現,原來明朝的統治是那麽的弱,於是在範文程、洪承疇等漢人大臣的勸說後,終於還是決定繼續前行,占領漢人的花花世界,滿清的最高統治者從皇太極到現在的玄燁,執行的政策各不相同,唯一的相同點就是,他們都將征服天下作為己任,只不過皇太極他們的做法更加鐵血一點,而現如今康熙小兒在眾多年輕幹練的智囊團的協助下,做出的各項政策更利於民族矛盾的調和。

想當年皇太極剛入關時,自信心非常膨脹,以為能一鼓作氣拿下江南,精力都放在軍事上,對民政並沒有什麽政策,南侵失敗以後才開始考慮穩固後方的問題,先是減輕了賦稅,控制了人民的流動,然後接受大漢奸孫之獬的建議,剃發易服,從精神上征服漢人,由此引發了一系列的反抗活動,滿清在這個問題上的態度非常堅決,采取了嚴酷鎮壓的對策,他們知道只有從生活的點點滴滴做起,才能割裂人民和南朝的聯系,習慣作滿清的臣民,對此政策不管是範文程還是多爾袞,或者是太皇太後大玉兒,以及現在把持朝政的一幫青年俊彥們,都沒有反對意見,但這種鐵血方式必定會造成一定的反彈,所以最近朝廷搞了一個現身說法的運動,讓老百姓站出來說滿清的好處,回憶明朝統治時期的苦難,以這種憶苦思甜大會的形式來瓦解百姓們心中的對抗心理,今天在胡同口,地保吆喝的就是這個事情,凡是參加的老百姓都可以領取二斤小米,這才剛剛度過饑荒的北京城來說,確實是個很大的誘惑,老百姓們去的肯定不少,甚至連劉子光都大感興趣,決定明天去湊湊熱鬧。

憶苦思甜大會的會場設在正陽門外的空地,正陽門是內城當中的一座城門,和外城的永定門正對著,屬於交通要道,人流量巨大的那種,空地上已經擠滿了看熱鬧的人,南來的北往的客商們駐足觀看,附近的百姓們更是拿了家裏的馬紮、小板凳過來開會,九門提督的手下們端著紅纓槍在附近維持著治安,挎著籃子的小商販們蒼蠅一般四處遊走,叫賣瓜子、花生糖、涼茶。

主會場是個木頭搭建的戲台,兩邊掛著一副大白話的對聯,上聯是:“吃水不忘挖井人”下聯是:“世代感謝大清恩”橫批是一排碩大的,震懾人心脾的紅底大黑字:“我做包衣我光榮”戲台的一側,拿著胡琴和嗩呐的樂隊正在調試樂器,一個形象俊朗的青年人拿著大喇叭站在戲台上喊著,讓台底下的群眾靜一靜,老百姓們嘰嘰喳喳的不肯消停,直到步軍衙門的當差的沖過來用刀把子揍了幾個人之後才平息了聒噪聲。

劉子光等人擠在人群中看熱鬧,台上那個俊小夥顯然不是主講,咿咿呀呀的不知道說些什麽,老百姓們也不去聽,只是私下交談著,等著大會結束好去領取小米,過了一會兒,台上的人下去了,一聲鑼響後,一位面目嚴肅的男子登上了戲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