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生活。包衣(第2/2頁)

大明朝的東方是一望無際的太平洋,些許倭寇不足掛齒,南面有旅宋給撐著場面,一時也沒有憂患,西面的夏國和北面的滿清這幾個月來都很老實,軍隊龜縮在堡壘裏面不出來,再不像以前那樣隔三差五出兵“打草谷”。這和明朝誒以增強的國力有著相當大的關系,從前那個虎視眈眈,一心想吞並南明的滿清王朝在新帝登基以後已經完全變了嘴臉,號稱要和大明結為兄弟之邦,以後友好相處,互不侵犯,當然南明要付出每年百萬兩銀子的歲幣了,據滿清的使節說,這個錢不算是進貢,而是弟弟打發給哥哥的一點小意思,這完完全全就是仿照以前宋金舊例嘛,鐵骨錚錚的東林們自然不會答應這個說法,派出幹員怒斥滿清使節。

滿清派出的使節名叫姜戌,早年父母是錦州附近的漢族農民,後來被滿人擄了去成為包衣,姜戌自幼在滿人中長大,一口滿語說的非常流利,金錢鼠尾的發型非常標準,他聰明機智、忠心為主的事跡在滿人中間流傳甚廣,最具有代表性的一件事是姜戌的母親幫主子放羊的時候偷偷薅羊毛,想幫小姜戌編織一件羊毛坎肩,這件事被姜戌發現以後,他苦苦沉思了三天,最終決定報告給主子,揭發母親這種損害主子利益的行為,後來母親被抓走抽了幾十鞭子活活打死,姜戌連哭了三天三夜,眼睛都哭出血了,他說人忠孝不能兩全,既然作為光榮的八旗包衣就要有包衣的覺悟,個人家的孝道要服從大義,這件事讓小姜戌在包衣們中間嶄露頭角,先帝皇太極還在包衣們中間發動了一場學習姜戌的運動。

但是讓姜戌發達起來的還是另外一件事情,因為他是包衣的後代,所以沒有資格進學堂,但姜戌非常熱愛學習,不論是滿漢文化他都有著強烈的興趣,不讓進學堂他就趁著放羊的閑暇時候趴在學堂窗戶外面的大樹上偷聽先生講課,被路過的範文程發現,叫到學堂裏問了幾個問題,其人竟然對答如流,被範先生當場收回關門弟子,帶回府上精心調教,漸漸成為滿清年輕一代大臣中的佼佼者,雖然他身為漢臣,但從來不和其他漢臣混在一起,而是喜歡和滿族人,尤其是上三旗的人混在一起,用嫻熟的滿語談笑風生,金錢鼠尾的發型比滿族人還滿族人,讓那些留著不倫不類港台影視劇大鬢角辮子頭的漢人大臣們自慚形穢的很。

滿清的使團曾經來過好幾次,戰後一次,天啟帝大婚一次,現在又是一次,也是規格最高的一次,姜戌的身份是大清朝禮部侍郎,相當於外交部副部長級別的國事訪問,二十五歲左右的二品大員在各國均不多見,可是在大清國他可不是頭一號,新帝康熙今年才十二歲,他就喜歡用年輕的大臣,不光姜戌如此年輕,還有明珠、索額圖等滿族青年才俊也都不過二十出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