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章 解放

山東總督松壽本是正紅旗的統兵大將,因為在攻克濟南的時候立下赫赫戰功,被皇太極安排作了濟南的第一任知府,後來因為南征的需要,山東從直隸中劃分出來,松壽也水漲船高做了山東總督,身高體胖的他有兩個嗜好,一是殺人,二是女色,每天不殺人就心情暴躁,所以每日都要濫捕平民,隨便栽一個罪名就虐殺掉;每夜不用幾個女人就渾身難受,以前在軍中的時候甚至找母馬泄欲,所以濟南府的女人們平日都不敢出門,被總督大人看上了就會被搶入府中淩辱致死;用這樣暴虐的人當山東總督是清廷刻意的安排,山東民風彪悍,只有恐怖統治才能震得住這些暴民。

大軍南征以來,松壽忙得不可開交,籌集糧食民夫,運輸輜重軍糧,鎮壓反清暴徒,這些繁雜的事情搞得他焦頭爛額,甚至連最喜歡的剝頭皮遊戲都有好些天沒玩了,前方的戰況不妙,當過大將的松壽心裏有數,泰安已經告急,那戰火就快燒到濟南來了,他吃不好睡不香,神經兮兮的把戰刀枕在枕頭下,生怕哪天明軍打過來。

同樣懷著忐忑不安的心情的人還有濟南知府孫之獬,說起這位爺那可是鼎鼎有名的剃發令的倡導者。

孫之獬,山東淄川人,明朝進士出身,官至侍講。清軍入關後,就他俯首乞降。皇太極為收攬人心,接納並讓他當了禮部侍郎,時因天下未定,允許明朝的降臣上朝時仍穿明朝服侍,只是滿、漢大臣各站一班。

孫之獬求寵心切,有心“標異而示親”。一日上朝時他變得煥然一新,不但剃了發,留了辮還改穿了滿族官吏的服裝。當大臣們步入朝堂站班時,他大大咧咧地走進了滿族大臣的行列。滿族大臣都自謂高人一等,哪能容忍屬下的漢臣孫之獬與之同班?七嘴八舌又你推我拉把他逐出班外,漢臣見狀,多有掩面竊笑者。孫之獬自討沒趣,悻悻然走回漢班,漢臣恨他過於逢迎求寵,一個緊挨一個毫不松動,不讓他入班。

徘徊於兩班之間的孫之獬進退不得,狼狽萬狀。惱羞成怒之下,向清世祖上了一道奏章,奏章中說:“陛下平定中國,萬事鼎新,而衣冠束發之制,獨存漢舊,此乃陛下之從漢舊,而非漢舊之從陛下,難言平定,難言臣服也。”

皇太極本有此意,順手推舟準孫之獬所奏下達了剃發令。剃發嚴重傷害了漢人的感情,無數人為之喪生,只要是尚有一絲良心的漢人都對這個無恥小人恨之入骨,清廷也不喜歡這個小人,尋了個由頭把他二品的侍郎差事免了,弄到濟南做一個四品知府,急於重返朝堂的孫知府為了顯示自己的忠心和能力,在濟南搞了很多恐怖的政策,例如派出密探在茶樓酒肆搜尋有反清言論的人,處心積慮地在各種社會出版物上摳反清的字眼,上任兩年就查處了好幾個大案子,砍了幾千顆人頭,如果說松壽的名字能止小兒夜啼的話,那孫知府的名字簡直能讓大人成啞巴了。

孫之獬住在滿人聚居區裏,他總是刻意的模仿滿人的舉止,甚至嚴令兒女習滿文,改用滿族的生活習慣,一切向主子靠攏,南方的戰事不太順利,孫之獬比誰都著急上火,為了征集軍糧,他把濟南府的地皮都刮下去三層,可還是不夠前線的軍需,現在只能指望睿王爺的英明神武了,打到江南何愁糧草。

孫知府既擔心前線戰局,又掛念軍糧壯丁的問題,已經失眠了好些日子了,今天淩晨他正在輾轉難眠,忽然一陣歌聲傳進了耳朵“怒發沖冠

憑欄處

瀟瀟雨歇

……”打住!這不是大清朝頒布的《禁書》中排名靠前的《滿江紅》嗎?親任《禁書》主編的孫之獬對於大逆不道的反清言辭有著敏銳的覺察力,雖然歌聲模糊,但他還是聽出來了。

“反了!反了!”

孫之獬披衣起床,正準備調集人手鎮壓,一個家人跌跌撞撞的跑進來喊道:“大人!不好了!”

孫之獬怒道:“我平時怎麽教你的,不能喊大人要喊主子,這點規矩都學不會,怎麽入旗啊。”

家人無奈,只好學著滿人包衣的架勢甩了甩馬蹄袖下拜說道:“主子,奴才剛才看到明軍大隊騎兵進城了,足有好幾萬人馬呢。”

“什麽!”孫之獬大驚失色,這話怎麽說的,怎麽說來就來了,難道大清這麽快就敗了?濟南這麽快就淪陷了?他慌忙奔出院子,正看見總督松壽穿著一身正紅旗的鎧甲帶著包衣們往內城的高墻上爬呢,腰上還掛著弓箭和佩刀。

總督大人都要披甲上陣了,看來大勢已去。

孫之獬慌忙跑回屋子,對家人喊道:“快,快把你的衣服脫下來……”

※※※

經過十年驕奢淫逸的歲月,濟南內城的滿人好漢們再次拿起刀槍弓箭的時候已經有點力不從心,腰胯上的贅肉多了,眼神不那麽銳利了,也沒有力氣張開硬弓了,只有總督大人和他的包衣們還有點戰鬥力,爬上高墻不停的射箭,阻擋那些憑空冒出來的明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