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 亡西夏

我們把歷史的指針向回撥幾個刻度,去跟蹤黃河以北的各種變動。

還是從西夏說起。這個由怪異的種族組建的怪異的國家總是會出各種各樣的幺蛾子,這一次那位狀元皇帝夏神宗終於把自己玩死了。

這人趁著蒙古西征,先是要聯金抗蒙,被拒絕後又聯宋伐金,沒等有成果,蒙古中原之主木華黎突然率軍西征,攻打西夏。大兵壓境,夏神宗一下子就萎了,他第一時間低頭,說永遠臣服於蒙古,馬上就幫忙出兵去打女真人。

如此出爾反爾,他兒子—西夏太子李德任都看不下去了,對他說金國的兵力還是有的,不如與其約和,共守國土。

狀元皇帝像被踩了尾巴一樣跳了起來,大叫:“你什麽都不懂!”

直到這時,狀元皇帝才吐露了心聲。他是有才的,想到了很多很多的往事。西夏歷史上最成功的皇帝可以說是開國之君李元昊,但是另一個人的成就也很高—夏崇宗。

這個皇帝在金滅遼時迅速看準形勢,依附金國,在金滅遼、金滅宋的歷史大變革時期火中取栗,讓西夏不僅平安度過,還得到了大片土地。此時與那時何其相似,夏神宗搖擺不定,不外乎就是想趁著蒙古滅金,同樣發一次夾縫財。

難道不可以嗎?!金、遼是世仇,金、蒙也是世仇,只要運作得當,西夏完全可以復制上一次的幸運。只要運作得當!

所以他就不停地運作……他唯一的錯處,是不了解成吉思汗—孛兒只斤?鐵木真,這人與金太祖完顏阿骨打不一樣。

不知是怎麽搞的,在中國有個傳統的思維方式,總是把鐵木真、阿骨打,或者鐵木真、努爾哈赤聯系起來,仿佛他們是一個等級的。

這完全錯了。

阿骨打也好,努爾哈赤也好,都只是參與了中國歷史,與周邊其他國家沒有交集,而鐵木真則完全不同,他是世界歷史的重要一分子,他的業績、他的目光遠遠高於古代歷史的任何一個人。不管他是善的,還是惡的,這個高度不變。

這樣一個人,不會死抱著祖先那點兒仇恨不放,不會把滅掉金國當成唯一目標。事實上,蒙古的首攻點是西夏。因為西夏處於蒙古發展的肋部,不滅掉它,總讓蒙古軍隊不敢真正發力攻擊遠方。所以,從宏觀角度上看,不管誰怎麽運作,西夏的滅亡是注定的。

夏神宗不了解這些,他在為西夏的生存盡一切努力,誰反對他這一點,誰就會成為他的敵人,哪怕他是太子。

這位太子在郁悶中表示不幹了,願意避位出家為僧。他老爹滿足了他,把他禁閉在靈州城裏,然後不顧國破民弊,調集人馬攻擊金國,盡可能地討蒙古人的歡心。

這注定是徒勞的。西征歸來,史稱成吉思汗滅國四十,他本人的氣魄、見識、心性都達到了人類有史以來最高峰的程度,回望中原、河套一帶的局勢,依然很亂,但成吉思汗的內心是輕松的。

因為所有的難題都能找到答案。

關於西夏,成吉思汗下令夏神宗必須退位。狀元皇帝雖然不情願,也只能乖乖地去創造另一項紀錄,他成為了西夏歷史上唯一一位太上皇。

西夏的新皇帝是他的次子李德旺。太上皇在三年後去世。

李德旺是個現實的人,沒有他老爹那麽高的智商。根據形勢,他派人去金國結盟,沒等金國同意,這邊就單方面急吼吼地以兄弟相稱了。他急,催的蒙古人也加速進攻西夏。河朔地區,與西夏距離最近的蒙古軍木華黎部率先動手。

這時木華黎已經病死,這位上天賜給鐵木真的天才將領沒能親身滅亡金國,可他走過的人生之路是完美圓滿的。從奴隸到將軍,從將軍到國王,征戰一生,堪稱輝煌。

他的戰績要超過當年金國初建時的常勝將領完顏婁室。他的政績更淩駕於戰績之上,天知道他怎麽能以一萬五千人的本族部隊,在廣闊復雜的異族區域內建立起穩固的不斷擴張的新帝國雛形。

攻打西夏的部隊由木華黎的兒子孛魯率領。蒙古軍勢如洪水,很快攻克了西夏重鎮銀州,之後大加殺掠,留下蒙古守軍,卻沒有進一步攻進西夏腹地。那是留給成吉思汗的禮物。

西征歸來,成吉思汗意識到自己老了。他曾經在回來的路上從馬背上摔下來—就是在那場著名的聲勢空前浩大的圍獵聚會上。這對一個蒙古人來說是不可想象的事,尤其是不應該發生在神勇天縱、舉世無敵、永不衰老的成吉思汗身上。

它發生了,意味著他老了。

回到蒙古本部,成吉思汗長時間地思索著一個問題—既然他不能永遠生存,那麽他應該怎樣去世。難道要像蒙古老人那樣穿著厚厚的衣服,坐在陽光下曬太陽,等著死亡降臨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