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一章 十年主角李鳳娘(第3/6頁)

沒有任何一個歷史學家能分析出來她不害怕的理由。她憑什麽呢?家世、地位、內應、外援、錢財、軍隊,哪一樣都沒有。

可她偏偏就是不怕,反而是愈演愈烈。

她丈夫趙惇當上皇帝之後,她的行為已經上升到肆無忌憚、主動攻擊的程度。某次她鬧得實在不像話了,趙昚的皇後,當時的太上皇後謝氏好言相勸,要她注意與身份相匹配的禮儀風度,不要做出格的事,不要幹預政務。

小戶人家的婆婆訓示,兒媳婦也得乖乖地聽著,何況婆婆是太上皇的老婆。可李鳳娘不,她立即反唇相譏:“我是官家結發之妻,名正言順,有何不可?”

此言一出,趙昚怒不可遏,謝氏臉色蒼白。這實在是太傷人了,趙昚一生有三位皇後,元配郭氏早死,只活了三十一歲。第二位夏皇後也沒能始終。這位謝皇後本是趙構的吳皇後賜給趙昚的一個宮女,逐年第及由貴妃而至皇後的。

名雖皇後,畢竟不是原配,更談不到結發之妻。……有這麽揭人短的嗎?就是不顧忌宮女出身的婆婆,也得顧忌一下太上皇老公公的感受吧!

趙昚真火了,決心廢了這個混賬婆娘。這時他住的地方是原德壽宮,現改名為重華宮,這裏照例成為了南宋政權真正的核心之地。他找來了當年的老師,此時整個南宋年最高、德最盛的前首相史浩。史浩這時快八十八歲了,這是個空前的紀錄,比趙構高,甚至高於整個兩宋官場。

他就是不死,一定要做完這件事,才會閉眼。

史浩顫顫巍巍地走進皇宮,最後一次幫助自己的學生。說李鳳娘這個女人啊,真是該廢、該殺、該冷凍,可是,現在新皇剛剛登基,就廢掉皇後,這是原配皇後,讓天下百姓怎麽看、怎麽說呢?

皇家的禮儀臉面是重要的,是全國乃至外邦的表率,是世間文明程度的一把尺子,是絕對不能有瑕疵的。

趙昚默默地聽著,心靈深處最敏感的那根神經再次發作。他是要面子的,但凡與臉面有關的事,比如復國、復仇、受書禮、叔侄年歲相差太大等,他都會不惜一切代價去抹平。為了面子,連皇帝都可以不當了,何況忍受一個小小的女人呢?

李鳳娘再次逃過一劫。

這對李鳳娘來說,都習慣了。雷聲大雨點小,趙家都是些手不見血的男人,她早看透了,所以從心底裏往外地不怕。之後更加我行我素,想方設法地豐富自己的人生。

這對趙昚來說,只是為了體面人生而作的一點點妥協,哪怕之後他變得死要面子活受罪,也沒什麽了不起。

只是他真的沒有想到,這個罪他到底受不受得起,他的國家、他的皇子到底受不受得起!那時他當然想不到這些,在重華宮的曠世美景裏,他覺得日子像從前一樣,太上皇待皇帝以慈,皇帝報太上皇以孝。

如此,天下更有何事?

本來也沒什麽事,只是多了個李鳳娘而已。話說自從趙惇登基,南宋的軍、政、財三事都很平靜。南北無戰爭,政治也穩定,錢財永遠告急又永遠豐腴,這個怪圈一直到南宋滅亡前不久才被打破。趙惇需要做的只是擺各種姿態。

他向臣下求言,大家可以就軍國大事以往和以後的舉措隨便說。

這是題中之義,每個皇帝上位後都會如此這般一番,求個好名聲。之後的各種換臣子、任親信、更新吏治等手段才會展開。

趙惇沒能熬到“之後”,求言還在進行中,他就出事了。準確地說,是李鳳娘出事了。她被冊為皇後,剛剛得意了沒幾天,突然間被刺激得發狂。

她的周圍出現了海量的美女!

這實在是對她最大的挑釁,讓她忍無可忍,卻又說不出什麽。因為她丈夫的地位提高了,皇太子轉正,當上皇帝後自然要加大服務力度。皇宮深處,佳麗如雲,都是趙惇的標準生活配置,她再怒再煩,又能怎麽樣呢?

兩宋皇室內部,無論是皇後還是皇太後,都以仁慈面目示人。像明、清兩代,幾乎每天都有被打死的宮婢、太監屍體從宮中拖出去的事,在宋朝從來沒有過。

所以按規矩、看傳統,李鳳娘除了忍受之外,沒有第二個辦法。

李鳳娘的一生從來就沒忍過誰。在她的觀念裏,但凡讓她不愉快的,下場只有一個,那就是所有人都別想愉快!

不只是當事人倒黴那麽簡單。

針對美女成群事件,李鳳娘處理得非常果斷。她先是非常安靜地觀察,像鱷魚一樣一動不動,直到獵物出現。一個宮女中獎了。

那天趙惇要洗手,這個宮女捧著金盆過來侍候。只見金盆映清水,雙手似柔荑,雪白粉嫩得很。趙惇一時興起,不禁贊了一聲,好一雙白手!

幾天之後,李鳳娘派人送了個食盒,趙惇很隨意地打開,往裏一看,差點沒嚇暈。裏邊哪兒是什麽食物,竟然是雙雪白粉嫩的人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