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天國逆子(第4/6頁)

但是,不久之後,趙光義就又說了另外一番話,同樣還是面對宰相們——你們知道嗎?其實廷美並不是我的同母弟弟,他的媽媽是己故的陳國夫人耿氏……也就是我的奶娘。

後來她離開我家,又嫁給了一家姓趙的,生了另一個兒子叫趙廷俊。我因為廷美的原因,對廷俊也非常好,讓他在宮裏做事。可是他們兄弟卻裏外勾結,就在金明池鑿好,我要起駕出遊的時候,廷俊把我的行蹤告訴了廷美,準備對我行刺。這樣的事,如果我交給有關衙門深究處理,那麽廷美斷然罪不容誅。可我只是讓他到西京洛陽去住,躲開小人,好好反醒。可是廷美卻變本加厲,出言不遜,所以我才把他遷到了房州,那也是為了能保全他。至於廷俊,我更加只是貶黜而已。我對廷美,沒有虧負的地方。

說完,趙光義臉色慘淡,非常傷心(為之側然)。

怎樣,有情結,有內幕,還有相關的互動聯系,一切的前因後果從此清楚明了,大白天下了。

這時的宰相是宋史上出名的良善老人李昉。此人的年齡和趙普差不多,他為相沒有什麽作為,只有幾件可以稱道他“寬厚”、“仁善”的事跡流傳了下來。比如說盧多遜在皇帝面前盡說他的壞話,可他不僅不報復,反而在盧多遜犯事之後為之辯護解釋,等等。但這並不是李昉無能,要說明的是,在太宗一朝,沒有任何宰相在重大國事上能有所作為,包括趙普。

因為皇帝是趙光義,這是宋史裏真正意義上的第一位獨裁者。

回到談話中,李昉的回答意味深長。他說:“涪陵悖逆,天下共聞,而宮禁中事,若非陛下委曲宣示,臣等何由知之!”

一切都是你自己說的,讓我們怎麽品評?!但不管話裏有多少刺,趙光義都不在乎,似乎這樣他就達到目的了——那不是我的同母弟弟,而且出身卑賤……所以,我怎樣對他都無所謂!

一個人的心哪,在失常的時候,能做出多少可笑的事呢?想來三十余年的親兄弟,一步步處心積慮地置之於死地,就算是趙光義也神明暗虧,語無倫次了吧!

真是煩惱不斷,但是一個人身膺天下重任,喜事總是會有的。在當年的九月份,從西夏黨項方面傳來捷報。宋知夏州尹憲偷襲草原深處的李繼遷部,一舉成功。抓住了李繼遷的老母和妻子,俘虜一千四百余帳百姓,李繼遷本人僅以身免,孤身逃入草原的更深處。

時間進入第二年,宋雍熙二年,公元九八五年,西夏的銀州城下來了兩個老熟人,李繼遷和他的弟弟李繼沖。他們沒帶隨從,空著手叫開城,走進了大宋西北軍團主帥都巡檢史曹光實的帥帳。

我大敗了好幾次,現在走投無路沒法立足了,能允許我投降嗎?

李繼遷如是說。

曹光實謹慎思考,是詐降嗎?他沒帶家眷,可是他的家眷早就被我抓來了;他說的是假話?但他真的已經被我擊破老巢,部屬盡失,沒有立足之地了;他有埋伏?笑話,他親自來,連唯一的弟弟都隨身帶來了,還有比這更有誠意的投降方式嗎?

於是曹光實終於大喜,他答應了李繼遷的投降,並且帶了一百多個騎兵立即出發,由李繼遷兄弟為先導,趕赴葭蘆川(今陜西佳縣),去接收李繼遷的殘余部族。至於為什麽這麽做,很簡單,功勞。第一要快,第二要隱密。這樣才能瞞住駐西夏的宋朝第一長官尹憲的耳目,把召降李繼遷的所有功勞獨吞。

當天曹光實一路疾行,很快就到了目的地,那裏真的等著很多的黨項人,只不過李繼遷一聲令下,突然間萬箭齊發,曹光實和他的一百多名騎兵全部陣亡……大宋西北軍區司令官就這麽死了。李繼遷剝下了他們的衣甲,穿戴整齊,然後重回銀州城。就這樣,銀州陷落,緊跟著他又打破了會州,把當地的城池一把火燒毀,讓西夏的形勢徹底逆轉。

回顧全程,是他太僥幸?還是曹光實太愚蠢?是,也都不是。李繼遷為了套住狼,已經不是舍出去孩子了,他把自己和親兄弟一起扔進了狼嘴。雖然在祈求僥幸,但已經孤注一擲,不贏就死;而曹光實也算不上愚蠢,誰能在農家大集賣草鞋的攤子上認出哪位是未來的蜀漢國王劉玄德呢?當李繼遷只是個走投無路的番邦小崽子的時候,你能把他當成惡魔級的怪物來看待?在歷史上霍去病還曾經孤身一人進入匈奴的王庭,把當地全族招降呢。

事情就這樣發生了,大宋迅速作出反應。王侁(王樸的兒子,參看李飛雄事件)率軍出擊,在銀州城北,大破李繼遷,陣斬其五千余人,李繼遷再次一無所有,逃入茫茫的戈壁荒原。

邊疆動蕩,將士們的頭顱和鮮血再次把國境線穩定了下來,國都之內得以歌舞升平,又一次的舉國盛事開始了。文人們在快樂地走入考場,雍熙二年的科考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