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 六十六天平後蜀(第4/10頁)

公元964年12月初,戰爭正式開始。王全斌率軍沖出鳳州,直奔興州。興州,是後蜀多年經營的軍事重鎮,不僅城高墻厚,兵甲充足,而且就連城外都因地勢之險而修築了一連串的兵寨據點,乾渠渡、萬仞、燕子等等各寨都在史書中留下了名號。

但是後蜀軍萬萬沒有料到,就在開戰當天,這些苦心經營的防線就像滾湯潑雪一樣被宋軍一一攻破,到當月的19日,後蜀重鎮興州就宣告陷落。旗開得勝,可王全斌不屑一顧,他眼裏最大的戰利品是在興州所繳獲的四十多萬斛軍糧,這給他的軍隊增添了巨大的補給。他一刻都沒有停頓,殺奔後蜀下一個據點——興元。

那裏有後蜀軍團最高的前敵主帥韓保正,一定要拿下它!

韓保正,這個在歷史上留下了名字,但卻查不到任何光榮事跡的後蜀主帥之前所有的介紹,只有在孟昶的老母親李太後的一席勸導兒子的話才能找到:“…吾見莊宗及爾父滅梁定蜀,當時主兵者,非功不授,故士卒畏服。今昭遠乃汝左右給事之人,而保正又世祿之人,素不知兵,一但有警,此輩何所用之!”

但史稱孟昶不聽。

今日果然,面對王全斌如狼似虎似的狂飆疾進,韓保正坐擁數萬精兵,躲在興元城裏不寒而栗,一點辦法都拿不出來。而王全斌攻陷興州之後,又毫不停留連續擊破石圌、魚關、白水軍等二十余寨,兵鋒直指興元,讓他再也無處可躲。這時,韓保正的勇氣和驚人之舉就都來了。

他竟然直接放棄了興元城,領兵來到了城墻之外!

出了城的韓保正快速動動,可惜卻不是去找宋軍的主力對決,而是快速地帶著人馬趕到了更遠一些的西縣(今陜西勉縣西老城)。神啊,救救他吧,直到這時,這支擁有數萬人馬的後蜀軍團才弄明白,他們的主帥這麽做只是為了暫時性地與王全斌拉開些距離。

或許這樣,就能挽救一下他馬上就會猝死的心臟吧。

王全斌已經沒興趣親自對付他了,只是派出了先鋒大將史延德一路疾追。史延德進兵神速,沒等韓保正逃進西縣,就迫使他在三泉(今陜西寧強西北陽平關)依山背城,結陣自保。

這仗已經不必打了,一位晚於宋朝而生的西方戰神曾經說過——一群由獅子率領的綿羊,能打敗一群被綿羊率領的獅子。就算這時的蜀軍都是一個個嗜血如命強悍勇猛的獅子,在韓保正這樣的官家公子哥麾下都會被活生生地憋死……史延德揮軍疾進,沒等主帥王全斌的主力到達,就向數十倍於已的蜀軍發起進攻。

數萬蜀兵全線崩潰,這一戰直接把戰場向西推進到了後蜀的國境之內。

王全斌抓住了韓保正,而且再次繳獲軍糧三十多萬斛。這是個巨大的收獲,宋軍後方至關重要的糧道可以暫時不必考慮了,完全可以乘勝直追,鼓勇前進。

沒追多遠,他們面前已經是蜀道的絕境天險——葭萌關了。

葭萌關,有時人們誤以為它是“劍門關”的誤讀名。其實不是,葭萌關的故城在今四川省廣元市元壩區昭化鎮以北五華裏的土基壩,關城現已蕩然無存。而劍門關在葭萌關故城西南約二十公裏處,屬廣元市劍閣縣。不過它們同在一座山脈之間,同樣的雄關險峻,飛鳥難逾。

可以毫不誇張地說,這是人類歷史上最難攻破的軍事險塞之一,三國時蜀漢大將軍姜維,就是在這附近擋住了鐘會的十萬伐蜀大軍。劍門,葭萌,這才是蜀人的真正地心理上,同時更是實際上的防線。你完全可以相信,在此前蜀道之外的戰鬥中後蜀軍隊都沒有真正的發力,因為那畢竟不是蜀人世代生息的根本之地,而且身後有如此屏障,誰還會提前拼命?

縮進天險裏,後蜀人更使出了最絕的一招——燒毀棧道。

棧道,那是我們的先民們在本來絕無道路的巖石崖壁之間硬生生地鑿孔,再插進去木梁,梁上鋪設木板,下面再用斜柱加以支撐,才無中生有制作出的一條名副其實的“天路”,是一條真正的奇跡之路。而它一但被焚毀,那麽就又恢復了懸崖絕壁的本來面目。

趙匡胤的軍隊再牛,也不會突然間都變成猴子或者飛鳥吧,他們爬不過來更飛不過來,何況還要帶著那麽多的刀槍劍戟的……籲——後蜀全境的軍民人等,包括國王孟昶都可以大松一口氣了,天險就是天險,他們已經安全。

何況更加重要的是,偉大的後蜀第一軍事強人,樞密使領北面行營都統王昭遠先生,已經帶領後蜀的真正主力大軍抵達了利州。利州位於嘉陵江東岸,它的前面是廣元,也就是葭萌一帶,它的背後才是劍閣,它本身就建築在崇山峻嶺之間,是劍門天險之前的另一道天然鴻溝,足以讓宋軍望而卻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