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49章 雄才大略為君王,盛世帝國新大唐(二)(第2/3頁)

李從璟笑道:“你也犯不著太過急切,這事說到底,還是要循序漸進,因為推行阻力不小……至於對女子學院的管理,我就全部交給你了,此間之事,我會讓杜千書跟你詳細交代。”

李永寧嫣然笑道:“這件事你放心就是了,我不會誤你的事的。”

李從璟點點頭。

就此事,兩人又言談了許久,李永寧才意猶未盡的離去,走得時候精神振奮,如同要去做大事一般。

李從璟結束政務後,回到後宮,去了桃夭夭的宮苑歇息。

“你打算在今年對契丹用兵?”桃夭夭在服侍李從璟休息的時候問。

李從璟微微頷首,“這件事是一定要做的,不滅契丹,就騰不出手來出兵吐蕃……吐蕃的環境比安西還要差,必須全力施為。”

桃夭夭笑道:“說起安西,自打安西都護府重建後,商隊日益繁盛,又因莫離打通了海外商路,如今四面蜂擁到大唐的商賈,也不知有多少……聽說已經有人在勸你重建大明宮,這個絲綢之路的聖殿?”

李從璟閉上眼睛,享受著桃夭夭為她按摩肩膀,“滅了吐蕃再說吧……眼下的大事,還是出兵契丹,以及解決契丹戰後的重建問題。”

桃夭夭明顯對軍政大事沒甚麽太大興趣,抑或說沒甚麽需要解惑的地方,她悠悠的問:“那耶律敏呢,你要怎麽解決?自古以來,都是大唐和親各族,你不一直都想著,要開各族和親我大唐的先河?若是收了耶律敏,統治契丹也會方便很多。”

李從璟笑了笑,“這種事在西方是很多,在我們這裏倒是少見……不過也未嘗不可,天下事本就不是都一定絕對的。”

……

西樓,北院宰相府。

耶律敏接到一份緊急密保,看罷後失神許久,又思索許久,而後叫來了康默記。

“陛下準備再度遣師北來了?”康默記趕到後,從耶律敏嘴裏聽到這個消息,頓時又驚又喜。

耶律敏點點頭,不無淒婉道:“契丹的事,早晚都是要解決的。”

康默記能體會耶律敏的心情,遂收斂了驚喜之色,雖說化契丹為中華,令契丹百姓豐衣足食,是耶律敏的畢生追求,然則唐軍北至,到底意味著契丹“國滅”,耶律敏心中不可能沒有一點悲戚都沒有。

“只是如此軍國大事,陛下怎會提前通知我等?”康默記思索著道。

耶律敏也收斂了淒婉之色,畢竟大事臨頭,沒有多擺弄個人情緒的余地,需要的是毫無顧忌一往無前,對耶律敏而言,化契丹為中華,也是她信仰的契丹出路,“唐軍這回北至,需要我等做好相應準備,大戰與戰後諸事,都需要細細謀劃妥當。”

康默記點點頭,旋即又問:“如此……陛下就不怕提前走漏風聲,讓耶律德光有所準備?”

耶律敏笑了笑,神色復雜,“先生難道還認為,李從璟怕耶律德光有所準備?”

康默記張了張嘴,欲言又止。

的確,在經過前兩年的儀坤州之戰後,契丹國內的耶律德光派萬馬齊喑,親唐派風光無限,如今唐軍即將北至,李從璟根本不擔心契丹兵馬,或許有些人不理解,實際上,李從璟甚至擔心耶律德光準備不足,他需要的,就是在耶律德光匯聚契丹所有抵抗力量的情況下,堂堂正正進軍,光明正大滅國,名正言順漢化,以讓契丹無人不服。

這是李從璟的意志,也是大唐的底氣。

……

前些年的時候,整個草原頗有三足鼎立之勢,東契丹,中韃靼,西北回鶻、黠戛斯。這些年來,草原的北方之地,大體已經落入黠戛斯之手,東部與室韋、契丹接壤,草原南部的韃靼部,自打雲州一戰、六萬兵馬被滅後,便一蹶不振,勢力範圍逐漸被壓縮,西境一些小部落趁勢興起。

韃靼部王帳。

帳中聲色犬馬,歌舞絲竹,熱鬧非凡。

巴拉西豪飲不休,左擁右抱,正縱情享樂。

“可汗,緊急軍報!”忽有一人,疾步入帳,到巴拉西面前躬身稟報。

“軍報?”巴拉西悠忽一驚,一把將左右美人推開,正坐急問:“莫不是唐軍要來了?!”

“不是,豐、勝、雲的唐軍並無異動,是西邊的軍情……又有一小部族,宣稱脫離王帳,遣使去洛陽朝貢了!”來人奉上軍報。

“唐軍沒有異動……那就好。”巴拉西無比慶幸的松了口氣,看也不看軍報,擺擺手讓來人退下,復又將美人擁入懷中,“些許小部族,翻不起多大浪花,不必理會。”

“可汗……”

“還有何事?”巴拉西不耐煩的皺起眉頭。

不比早年間的雄心萬丈,自打定鼎三年進攻雲州受挫,自身也被活捉,被押著走了一趟洛陽,沿途見過大唐的強盛之後,巴拉西就完全沒了再犯大唐的心思,戰後他雖然被放了回來,但回來的不過是一具縱情聲色的身體,那心志萬千的靈魂,早已不知所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