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47章 百年安西都護府,十萬鐵甲出陽關(五)(第2/3頁)

“好!”

曹義金跟著孟平來到城前時,陳達良已經解甲換上尋常衣袍,帶領眾將等候多時。見到孟平,陳達良立馬迎上來,行禮過後淚流滿面道:“戍守伊州多年,末將無一日不在企盼王師西臨,如今終於見到孟帥,末將死而無憾了!”

孟平當然不相信陳達良這話,不過仍要認可陳達良的功勞,“陳將軍世代為大唐守伊州,勞苦功高,本帥豈能不知?此番陳將軍主動開城迎納王師,本帥也會如實稟明吾皇。”

“多謝孟帥!”陳達良拜謝再三,側身讓開大道,“孟帥,請入城!”

……

“西州回鶻可汗自稱阿斯蘭汗,西域人稱之為獅子王,如今勢重天山南北,九姓烏護與龜茲回鶻,都遵其號令,其王帳夏至北庭,冬在西州。”州府中,陳達良不遺余力為孟平介紹西域形勢,“天山西麓,則是突厥後裔葛邏祿,與西遷回鶻共同建立的喀喇汗王朝。”

“依照你先前所言,西州回鶻東來的兵馬已經在集結,不日就會東向而來?”孟平問。

“是。先前孟帥出兵,伊州的回鶻官員急報西州,獅子王遂集結大軍。”陳達良訕訕道。

“輿圖!”

西州一帶即是吐魯番盆地,西州、伊州一帶,位在天山東支南麓,並不屬於塔克拉瑪幹沙漠,沙漠少、綠洲多,比於闐的環境要好上太多,雖與中原不能比,但也堪稱西域盛地。

“進軍西州,搶占蒲昌!”看罷輿圖,孟平拿定主意。

蒲昌是西州轄下的一個縣,跟蒲昌海沒有半分關系。自伊州進軍西州,行軍路線便是沿著天山東支南麓而行,一路過伊州境內的羅護守捉、西州境內的赤亭守捉故址。

西州之所以是盛地,從它下轄的縣邑數量就可以看出來,甘、肅、瓜、沙、伊等州,轄境內都不過一兩個縣,而西州則有蒲昌、柳中、交河、天山、高昌五縣。

歷經多日行軍,禁軍抵達蒲昌。

與此同時,西州回鶻的兵馬,十余萬之眾,也抵達蒲昌。

兩軍遂於蒲昌展開會戰。

……

洛陽,大雨滂沱之日,有電閃雷鳴。

崇文殿中,一副巨大的輿圖懸掛在墻壁上,長寬逾丈,李從璟負手立於輿圖之前,手裏握著一份軍報。

禁軍在西域取得的進展,比他想象中要快上太多。

恭立側旁的敬新磨見李從璟久久未動,久久不曾言語,忍不住試探著問:“官家,軍報上說的,可是王師取得了大捷?”

李從璟從沉思中回過神來,微微頷首,“蒲昌會戰,兩軍二十余萬激戰十余日,孟平大勝,斬首級兩萬余,俘獅子王,進駐高昌城,回鶻諸部遂爭相歸附。”

敬新磨大喜,“這可是天大的好消息,官家該高興才是啊!西州回鶻歸附,西域就再無大寇了!”

“是天大的好消息,也的確該高興。”李從璟輕嘆一聲,“但朕卻別有所想。”

“官家想的是甚麽?”敬新磨好奇的問。

李從璟的視線在輿圖上沒有挪開,只說了兩個字:“中華。”

半晌,李從璟才繼續道:“有史以來,自三皇五帝至夏商再到周,祖先之所,從黃河之畔,一隅之地,不停往外擴張,無數部落先為蠻夷,受我祖先征服,乃為中華。天下廣闊,一人難以管轄,天子遂分封諸侯。起初,一諸侯分一地,一地只有一城,彼時,王有天下,侯有城池,大夫有家。一城即是一諸侯,一諸侯即一國,數百諸侯即數百國,合為天下。其後,諸侯治理邦國,生民漸多,城池也漸多,到了春秋戰國,一國之內,遂有數城,諸侯國相互吞並,一國遂有數十城,又且,四方夷族得周天子敕封,亦為諸侯,中華之地,乃至千萬裏。當此之時,諸侯於國內置郡縣,統轄數十城,一諸侯國便成了一個天下。戰國君主皆稱王,名副其實也。及至始皇帝平天下,遂確立海內疆土之基礎。”

“天下之大,不在長城之內,更在長城之外,塞外諸邦,與千年之前,黃河之外四夷,有何區別?秦朝之後,天下屢次分崩離析,終究一統,每當海內一統之時,君主莫不昭告天下,言天下分裂已久,人心思定思一統。君不見,自漢朝以來,西域之地,亦為中華,西域之民,思定思一統之心,與中原並無二致。往先,朕以為西域之地,諸族雜居,平定西域,有千難萬難,如今見王師所向披靡,聞西域之民,多服中國衣冠,乃知,漢初的西域三十六國,自漢朝以來,便已化城邦為郡縣,是我中華之天下,西域諸族,亦早已是我中華之臣民。”

李從璟長舒一口氣,又道:“昔年五胡‘亂’華,而今,中原之地不見五胡,唯見中華,西域諸邦諸族,何嘗不也是如此?回鶻占據高昌,仍舊遣使入朝‘報捷’,受我中華冊封,黠戛斯遠在萬裏之外,一朝破回鶻據有王庭,同樣遣使入朝,求我中華冊封,並且世代進貢不息,為何?無它,因我是中華,因他慕中華,亦願為中華。中華之強,中華文明之盛,天下之大,何人不頂禮膜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