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28章 我在靈州望西天,待君歸來訴思念(一)(第2/4頁)

在家屬三三兩兩走進來,用食物、烈酒與哭聲填充空蕩而又緊湊的陵園時,李從璟邁步離開。哪怕是已經為君數年,哪怕是見慣了沙場生死,他仍舊不忍去看這樣的畫面。

走出林子,還未上馬,李從璟被不遠處的吵鬧聲吸引了注意。他擡頭望去,就見一個老漢在一名小娘子的攙扶下,攔住了一名小校,淚流滿面的在說著甚麽。老漢不停試圖拜下,而小校在不停阻攔他拜下,雙方拉扯在一起,有些擋路。左右維護持續的軍卒本該驅趕老漢,卻不知為何,都有些遲疑。

“去看看。”李從璟示意丁黑。

丁黑走過去不久就快步歸來,跟李從璟回報了眼前的情況。

李從璟稍作沉吟,“把人請過來。”

他讓近衛們離開道路,站到道旁來,此時往來祭奠的百姓有很多,他不想阻塞了通道。在道旁空地上等了片刻,丁黑把老漢與小娘子請了過來。老漢的腿腳有些微不便,走路時有些簸,不過豆蔻之年的小娘子一直試圖攙扶他,卻總是被他推開,從他堅硬的神色中可以看得出來,老漢性子倔強,不想被當作需要照顧的對象。兩人麻衣布衫,普通得不能再普通,老漢頭上有些許白發,而小娘子鬢角的發絲有些發黃,可見不是富裕之家。

“我聽人說,老人家攔著軍校不讓走,是要對方答應你入伍?”李從璟微微弓著身,面色和悅,“老人家這個年歲,卻是已經過了從軍的時候了,為何執意如此?”

李從璟著的是黑袍,裝飾簡單,老漢看得出他地位非常,卻不知眼前的便是大唐皇帝,因為李從璟事先交代過,所以左右也沒有人告訴他,聽了李從璟的話,老漢擦了擦眼角淚痕,再拜,聲音卻還是抑制不住顫抖,“稟將軍,老漢早先便是軍伍中人,只因受了些傷,這才不得已歸鄉休養。不瞞將軍,老漢而今也不過不惑之年,軍中將校,頗多老漢這般年歲者,老漢自認上了戰場,還能為國殺賊。”

這樣的執念讓李從璟微微皺眉,他稍作尋思了一番,大抵想到了某種可能性,便溫聲問道:“老人家執意再入軍伍,可是家中有人,埋在了這烈士陵園中?”

這話從李從璟嘴裏說出來,立即讓老漢情緒崩潰,他再也站不住,噗通一下拜倒在地,以頭搶地哭得撕心裂肺,如同一個找不著家的孩子,“請將軍垂憐!若能讓老漢再入軍伍,上陣殺賊,老漢來世做牛做馬,再來報答將軍大恩大德!”

老漢這一拜一哭,不禁讓李從璟有些錯愕,更是引得他身旁的小娘子也跪下來,低頭哭泣不已。

李從璟費了很大力氣,才將老漢扶起來,嘆息著道:“老人家心中有事,不妨跟我說說,若是能幫忙一二,在所不辭。”

“將軍果真願意幫忙?”老漢擡起老淚縱橫的臉,眼中充滿了意料之外的希望。

“老人家但說便是。”李從璟頷首道。

老漢到底是從軍過的人,到了這等時候,再看李從璟身旁的陣仗,大抵也能知道對方身份非凡,說不定真有能力讓他如願,於是不再有所保留,拉著李從璟的手說起前因後果。

“正如將軍所料,老漢家裏的那小子,這回沒在了沙場之上……但將軍有所不知,老漢家那小子,本來並無從軍之念,他是個讀書人,是一心想要考取功名的。在他從軍之前,他就通過了洛陽學院的選拔,能夠進入洛陽學院就讀。將軍理當知曉,洛陽學院是何等地方,只要他去了,學成之後便是九品官身……是老漢一直逼著他從軍入伍,他這才不得不舍棄了大好前途,到關塞戍邊……”

老漢涕泗橫流的訴說著,臉上充滿懊惱與悔恨之色,“不瞞將軍,實際上老漢之所以歸鄉,非是老漢所願,而是在軍中犯了錯,被軍中驅逐。早年間老漢也曾戍邊殺賊,斬殺許多蠻賊頭顱,因功累遷隊正。乍然被逐,心中著實不忿,但更多卻是不舍,這才沒日沒夜飲酒買醉,不事勞作,還逼著家裏那小子從軍,就想著有朝一日,他能在軍中出人頭地,把老漢丟掉的尊嚴都找回來,讓左鄰右舍與鄉親都知道,我老吳家不是一家窩囊廢……”

老漢斷斷續續的說著,李從璟一直在凝神細聽,沒有去打擾,“是老漢太過固執,也是老漢自個兒太過沒用,才想要讓自己的兒子替自己還債,替自己走自己未走完的路,全然不曾念及他的想法……”

“自打那小子從軍之後,老漢就再沒飲過一口酒,老漢心裏懊悔啊,因為實在是太過對不住他。可老漢心裏也有期盼,盼望他能夠殺敵建功,能夠衣錦還鄉,讓大夥兒都羨慕,讓老漢在左鄰右舍面前也能擡起頭來。老漢還想,等到那小子歸來的時候,能看到老漢將地裏的糧食打理得井井有條,也能心裏寬慰一些,也能意識到他阿爺對他的愧疚。老漢一直盼著那天,盼著盼著,也就不想他再立功受賞了,只覺得他能活著回來就行,能看到他阿爺重新活成了人樣,哪怕他從來沒對老漢要求過甚麽,但老漢也想讓他知曉,他的阿爺不是個沒心沒肺的窩囊廢,是個頂天立地的漢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