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22章 旦為私利百般鬥,暮見禁軍萬事休(十三)(第2/2頁)

在回鶻、甘州使者無言的時候,李從璟擺擺手,用驅趕蒼蠅一般的語氣道:“還站在這裏做甚麽,且回去將朕的旨意告訴藥羅葛狄銀和杜論祿加,明日,兩軍陣前見勝負。”

這話的意思,分明就是,以朕的禁軍戰力,無需跟爾等談條件,朕就是要打!打到你們五體投地,打到你們沒有還手的余地,再去接收爾等的土地百姓!

說到這,李從璟像是想起了甚麽,嘴角動了動,笑意有些詭譎,“或許杜論祿加還不知,朕的南路大軍已經打到了蘭州,不日就將進抵涼州了?”

……

見石重貴掀帳歸來,聚集在帳中的將領們立即起身,關切而滿懷期待的詢問:“大帥可納了少帥之策?”

石重貴黑著臉從將領們中間走過,一屁股坐在將案後,把橫刀取下來重重仍在案桌上,“不曾。”

“這……”將領們面面相覷,臉色都很不好看。

“少帥之策,於情於理,皆為良計,大帥為何不納?”有人用不解而憤懣的語氣道,這話說出來,怨氣顯而易見。

“大帥不聽,某也沒有辦法。”石重貴垂著腦袋,想到氣結處,不禁狠狠擊節。

“如是看來,大帥是鐵了心要一條道走到黑……眼下形勢如此,大帥仍舊固執己見,我軍只怕難逃覆滅了……”說話的人不禁長嘆一聲。

“禁軍悍勇姑且不說,甲堅兵利遠甚於我,強弓勁弩和陌刀陣,更是我軍之克星,依末將之見,戰不三日,我軍必敗……”

“豈止如此,某看靈州城中的李紹城也緩過氣了,明日必定率軍出城,我軍腹背受敵,情勢危矣!”

“唉,這可如何是好……”

石重貴擡頭看著眾將長籲短嘆,心頭五味雜陳翻江倒海,難受到了極處。

“當斷不斷反受其亂,為三軍將士計,依某看,我等是時候有所動作了。”說這話的是楊光遠,他目光中閃爍著淩厲之色。

“楊將軍何意?”石重貴訝然問。

“少帥之策既為良策,大帥不行之,難道我等便不能自行之?”楊光遠語出驚人。

此言一出,頓時引得眾人議論紛紛。

“沒有軍令,我等怎麽擅自行動?”石重貴搖搖頭。

楊光遠卻不這樣認為,他顯然決心已定,“定難軍,大唐之定難軍也;朔方軍,大唐之朔方軍也。以大唐之定難軍,攻大唐之朔方軍,此之謂何?如此也就罷了,那涼、甘、肅三州的兵馬,自入境之日起,便燒殺搶掠無惡不作,殺我同胞害我百姓,如同禽獸一般,你我身為唐人,豈能與之為伍?諸位,連日以來,難道爾等對賊人之惡行,便沒有半分不忿?”

聚集在帳中的都是定難軍中的唐人將校,對楊光遠的話俱都感同身受,當下附和聲四起。

“你我身為唐人,豈有與異族狼狽為奸,殘害血肉同胞,壞我唐人江山的道理?今,陛下禦駕親征,可見其平定邊患之決心,而連日數十戰,五萬禁軍姑且讓你我奈何不得,陛下手中可是有禁軍驍勇二十萬,即便此番你我幸免於難,來日又如何?”

楊光遠繼續道,說到最後,目光如電,“眼下大軍敗局已定,若不趁此最後機會,率將士合力殺賊,為大唐社稷立下微末功勞,難道還等著來日,你我皆被刀斧加身,而親族亦背負叛國罪名,含恨九泉嗎?!”

一番話深得眾心,將校們爭相表示贊同。

石重貴沉默良久,“將軍意欲如何行動?”

“奪帥帳,行帥令!不如此,不足以號令三軍!”楊光遠堅定道。

石重貴心如刀絞,五官都糾結到了一處,“事情已經到了必須如此的地步了嗎?”

“不如此,你我皆不能活!”楊光遠咬牙道,見石重貴神色痛苦,頓了頓,嘆息一聲,語氣倍顯沉重,又帶著一股大徹大悟的意味,“少帥應當知曉,這天下,早已不是藩鎮稱雄的天下,而是朝廷一統的天下了……若是放在以前,藩鎮或可自立大業,我等將士也願意以死報效大帥,但而今,若不能報效朝廷,恐怕就真的只能去死。”

石重貴垂首默然,他知道這就是實情,這就是如今的天下大勢,末了嘆息道:“若使定難軍殺賊有功,屆時再向陛下求情,大帥或可免於一死……”

楊光遠等互相看看,俱都沒有甚麽言語。

“事已至此,只得這般行事了。”石重貴終也下定了決心,“不過即便奪了帥帳,要號令三軍將士,還得劉知遠、杜重威兩位將軍也配合才行……”

他剛說完這句話,親兵進帳稟報,說是劉知遠求見。

劉知遠進帳後,一看帳內的陣勢和眾人的神態,竟然直接開口道:“少帥但有所命,末將願意效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