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87章 昔曾浴血三十載,而今我為唐皇帝(二十二)(第2/2頁)

李從璟點評道:“還差一點。”

阿狸從喉嚨裏發出一聲嚶嚀,轉而雙膝跪地,四腳趴在地上,梗著白皙的脖子,回頭做出陶醉萬分模樣,雙眸迷離的叫喚:“郎君,來蹂躪臣妾呀……”

這火候就到位了。

……

李從璟當然知道,極有可能是用弑父手腕奪權的巴拉西,在韃靼部打擊親唐勢力,站到大唐的對立面,並不是因為他真有戀姐癖。退一步說,即便巴拉西真有戀姐癖,阿狸也不是他做出這等決定的根本原因。

草原上有人親唐,自然也會有人仇視大唐,有人想要依附大唐,願意做大唐的臣民,自然也會有人認為大唐是欺壓草原的外族,想要維持草原人統治草原的原有秩序。

而巴拉西就是後者。他跟耶律德光是一樣的人。

大唐對待草原的策略,就是在打壓、清除仇唐派,扶持壯大親唐派的基礎上,全面進行草原民族的漢化,這跟對待安南、南詔的手段是一樣的。

接下來的日子,李從璟給阿狸派了幾個宮裏的女官,讓她們帶著阿狸好生學習漢唐文化,當然還是從詩書禮儀開始。

這倒不是李從璟怕阿狸太閑,會沒事在宮裏瞎鬧,這關系到他日後處理草原的大局。阿狸之於韃靼部的地位,與耶律敏之於契丹的地位是一樣的,日後大唐統治草原,如果需要草原代理人作為過渡時期,那麽在大唐呆過、受過大唐文化教育的阿狸與耶律敏,無疑是絕佳選擇。

而且她們還都是女人,這可比讓男人當代理人要好得多。

阿狸在草原時,就曾向駐韃靼部的大唐官員學習過漢學,早已能夠說上一口流利的漢話,對眼下李從璟布置給她的學習任務,阿狸也完全沒有抗拒之意。一路南行,阿狸也算是見多識廣,尤其是在到達洛陽之後,阿狸已經成為大唐的狂熱崇拜者,讓她學習漢唐文化,她甘之如飴。

這就是漢唐燦爛輝煌文明的天然優勢和吸引力了。

當然,以阿狸那九尾妖狐般的性子,每每接下新的學習任務之前,或是完成一個學習任務之後,她都要向李從璟索要“甜點”。

後宮裏的女人已經不少,皇後任婉如、貴妃桃夭夭,還有豆娘、孟小花,吳越王貢獻的錢小桔等,鶯鶯燕燕環肥燕瘦,品種頗為齊全,從收藏的角度上來說,李從璟已經頗有成就。

立冬日,李從璟召集了後宮裏的所有嬪妃,一道在宮裏遊玩散心。這裏面就有許多大大小小的皇子公主,有的能調皮搗蛋了,有的還只能看著年紀大的調皮搗蛋。

豆娘善畫,李從璟就擺了一張書案,讓她在眾人面前顯擺顯擺才藝。

錢小桔喜歡吃桔子,李從璟就給每個人的案桌上都盛上幾盤桔子。

孟小花喜歡看戲,李從璟就讓伶官們給眾人演奏。

謝宜清自打進宮之後,還沒展露過才學,平日裏也沒甚麽存在感,李從璟見她冷冷清清的坐在邊上,便對她說道:“才人出自官宦之家,素來聽聞你頗有才情,賦詩作詞不在話下,今日可有呈獻?”

謝宜清昔日是謝尚儀,到了洛陽,就成了謝才人。

才人身份低微,聽了李從璟的話,謝宜清起身緩緩施禮,柔柔弱弱零零丁丁,“陛下請出題。”

“你自己選題吧,朕不給你設限。”皇後任婉如貼心的遞過來一杯酒,乃是產自西域的水晶杯葡萄釀,李從璟輕輕品嘗了一口。

謝宜清想了想,“妾身欲以番禹被破為題。”

她這話出口,立即讓眾人都露出驚訝之色,有佩服謝宜清膽大的,有惱怒謝宜清不識大體的。

李從璟似笑非笑,“準。”

妝容清雅、衣衫尋常的謝宜清,婉約站在小案前,緩緩開口:

“君王城上豎降旗。”

“妾在深宮那得知?”

兩行詩句落下,嬪妃們都睜大了眼睛,李從璟飲酒的動作微微一頓。

這個開頭他再熟悉不過了。

謝宜清接著吟道:

“一朝入城十萬甲。”

“誰敢自言是男兒!”

一語罷了,所有人都緊緊看向李從璟。

李從璟大笑,“好詩,好詩!”

是日,謝宜清進封芳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