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62章 千百年金陵風月,數不盡君臣過往(九)(第3/3頁)

及長,言行氣度無一不佳,品性才學無一不好,楊行密曾對徐溫說:“知誥俊傑,諸將之子皆不如也。”

徐知誥出仕的時候,淮南初定,用事的都是武將,多不會治理地方,而徐知誥卻是文武雙全,治理民政能“擢拔廉吏,勸課農桑,招納四方賢士……雖以節儉自勵,而輕財好施,無所愛吝”,治理軍務則能得諸將服從,率領大軍擊敗吳越軍隊。

凡此種種,讓徐知誥迅速崛起。

“吳王建國,以帝(徐知誥)為左仆射,參政事,國人謂之政事仆射……(徐)溫雖遙執國政,而人情頗已歸屬於帝(徐知誥)。”

當時有人勸說徐溫收回徐知誥的權力,徐溫正打算這樣做,而徐知誥得知後也不禁惶恐,正打算上表請求辭去政事官職,誰知恰在這時,徐溫卻得急病死了。

這就是徐知誥。

英雄崛起於微末,一遇風雲便化龍,在這個過程中,得遇多少貴人,得借多少大勢,得需命運幾度眷顧?

而其自身,又得付出多少辛勞血淚?

天光微醒。

徐知誥邁開腳步,一步步走上台,靠近那張皇帝禦座。

最後,他在那個位子上坐了下來,坐北朝南。

這是一個他朝思暮想,而從未坐上過的位子。

一個昔年在亂軍之中,朝不保夕的孤兒,得因緣際會,用盡平生所能,期望坐上的位子。

沒多少人能了解徐知誥對這張位子的渴望。

還有什麽比一介平民孤兒,坐上皇位更讓人豪氣萬裏的?

東天似乎現出一線魚肚白,徐知誥正襟危坐,嘴角微微動了動,露出一個不知名的笑意。

……

周宗最後看了一眼,那個坐在金鑾殿皇位上的人——曾幾何時,他也數度期望那人坐上那個位子,想象彼時那人的英姿,卻從不曾預料過,會是以今日這樣一種姿態。

低頭一把抹掉淚水,用手裏的火把點燃了,堆積在大殿外的柴薪。

在他左右,百十名甲士齊齊點燃了面前的柴薪。

一堆堆火光升騰,很快就爬滿墻壁。

屢屢黑煙中,大火吞噬了金鑾殿。

周宗面朝大殿,站在殿前。他一動不動,看著火光裏,安坐於金座上的那個人,最終完全被大火包裹。

他知道徐知誥不會向李從璟乞降,哪怕李從璟可能會讓他活下去。兩人各執一國,大爭於天下,如今徐知誥敗了,他無法面對李從璟這個勝者。

“大丈夫生不逢時,如之奈何?”周宗轉過身,面對陷落的金陵城,憤而拔刀自刎。

……

金陵皇宮前,李從璟負手站在一處閣樓上。

黎民之前,皇宮裏的大火,映紅了半邊天。

當大火映入眼簾,李從璟心中忽然一動,於是他知道,徐知誥沒了。

“天下再無徐知誥了。”李從璟說出這句話後,就沉默了下來。

站在他身後的大唐將領,聞言無不精神一陣。

吳國最後的希望,於此刻在天地間消亡。

李從璟想起往事。江陵一役,他擒了徐知誥後,曾與徐知誥相處過一段時日,對方的氣度言行,如今都一一浮現在腦海。

於是李從璟在心裏默念道:“時無徐知誥,天下可還有英雄?”

徐知誥,後更名李昪,受吳帝禪讓,即皇帝位,國號齊,不久更改為唐,史稱南唐,在位七年,“仁厚恭儉,務在養民,有古賢主之風”。

李從璟不知道的是,徐知誥在被大火吞噬前,曾喊出過這樣一句話:

李從璟!這天下,歸你了!

是日,長興四年三月二十,太子李從璟領王師攻克金陵,吳國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