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19章 一朝得領五千甲,踏碎關山覓封侯(一)(第2/2頁)

西方鄴連忙召回江文蔚、張易、朱元等人,對他們道:“賊軍人眾,又有殊死相搏之態,勝之不易,況且對方還有城池可供依仗。此地距離滁州、烏江俱都不遠,若是久戰不勝,後患無窮,諸公隨我退兵!”

張易奮然道:“戰事還不到一個時辰,請將軍容我等兩個時辰,必然擊敗賊軍!”

朱元、江文蔚血氣方剛,也是同樣意見。

西方鄴卻不容置疑道:“敢戰是好事,但也要能戰才行,為將者,焉能只知進而不知退,逞一時之勇,而視士卒性命為兒戲?傳我軍令,撤軍!”

江文蔚等人雖然不甘心,但西方鄴態度強硬,他們也沒有辦法。

眼見唐軍撤退,吳軍將士無不大松一口氣,方才交戰雖然只有小半個時辰,但對方的驍勇善戰已經讓他們感到莫大壓力。

吳軍副將對主將進言,“北賊敗矣,我等何不追之?”

主將搖頭道:“你看,北賊雖退,卻旗幟鮮明、陣型不亂,這哪裏是敗了?交戰不到一個時辰即退,若是彼等詐敗而設伏途中,誘我追擊,該當如何?如今天色已晚,入夜之後危機四伏,不得輕言冒進!”

副將望了望正在中天的太陽,不知該說什麽。

“傳令,大軍回城,嚴加防備!”主將下令,心道:如今我擊退來犯之敵,是為有功也,若是冒險追擊,中了埋伏,豈不是功勞全無而且有罪?只要守住全椒,我就是大功一件,何必勞心勞力去奔波?

……

翌日清晨,柴克宏率領部曲馬不停蹄趕到全椒縣,眼見全椒縣一片安寧祥和,城頭上仍是吳軍將士,他不禁詫異萬分,連忙去見守將。

“北賊昨日來犯,已被我擊退!”守將傲然道,頗有自得之色。

“賊人幾何,將軍斬獲幾何?”柴克宏問道。

“觀其陣仗,有近萬之眾!”守將誇大其詞,也是誇大自身功勞,“我部僅有不到五千之眾,能退敵已是依賴將士死戰,斬獲卻是不多——對了,賊人退卻時,搶走了不少屍體,故而我軍斬首有限。”

柴克宏怔了怔,望著守將自得而狡猾的面容,一陣反胃。

當日天黑前,從滁州南下的援軍也到了。

“北賊既退,我等該當如何?”柴克宏暗自揣摩,他已經得知唐軍退的是含山的方向,“既然北賊不來襲擊糧倉,我繼續退守烏江也是無用,不如尋機求戰,往含山進軍,收復失地,如此也能保得和州周全!”

計議已定,柴克宏連忙派人去向王會請戰。

次日,王會回信,準許他帶部去收服含山。

柴克宏大喜,連忙糾集才歇息了一日的部曲,全速往含山進軍。

他心想:“北賊征戰頻繁,又經全椒之敗,如今退守含山,必定疲憊,我若能做到兵進神速,勢必出其不意,如此,收復含山就容易了!”

……

回到含山,大軍入營休整,江文蔚來不及吃飯,就找到了張易、朱元兩人,一同去見西方鄴。

“東進攻打和州?”西方鄴聽罷三人來意,不禁被對方迫於求戰的心理給驚到。

先前一路攻克東山、含山,都很是容易,所以年輕氣盛的江文蔚、張易、朱元三位俊彥,不能接受全椒失利,回軍路上就在一起琢磨往下的戰事。

“含山距離和州只有五六十裏的路程,一日可到,此番我等從全椒回軍,和州定然無法及時得知,此時必定防備松懈,如我等快速奔襲,必能出其不意,建立奇功!”江文蔚戰意盎然。

西方鄴失笑道:“根據情報,和州可不好打。”

張易雙眼明亮,“和州不好打,我們還能奔襲烏江,去燒吳軍的糧倉!”

西方鄴張了張嘴,選擇閉嘴。

張易接著道:“從軍情處繪制的地圖上看,和州距離烏江不過三四十裏,若不能在和州建功,完全可以調頭奔襲烏江。烏江吳軍在我等奔襲全椒縣後,兵馬盡出,此時兵力空虛,又且多半認定我等不會再去烏江,必定疏於防備,正是有機可乘之時!”

西方鄴竟然覺得張易說得很有道理。

繞了半天,大軍又回到摧毀吳軍糧道、糧倉的戰術上來了,只不過此一時彼一時,形勢已經大為不同!

朱元又跟西方鄴繼續深入交流半晌。

最後西方鄴沉吟道:“爾等之策,的確大膽,然則從兵法上說,深得虛實、正奇、應變、奔襲、轉戰之道,若我等要繼續建功,爾等之策,的確可以一試。”

“既然如此,請將軍下令!”三人齊齊抱拳。

要不要繼續建功?

這在進士三甲看來,根本就不是個問題,因為太多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