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00章 勢來天地皆同力,久負盛名於天下(一)(第3/3頁)

隨行的吳越官員見錢元瓘眉頭不展,便寬慰他道:“如今中原強盛,北越長城威服契丹,西征巴蜀平定兩川,出兵江淮旬月,而江淮州縣半入囊中,李嗣源李從璟父子都是人中龍鳳,眼裏揉不得沙子,公還是莫要一直皺著眉頭得好。”

說話的是族人錢鏵,錢元瓘也沒太多顧忌,寒聲道:“如今乃是大爭之世,北國雖然被李嗣源父子占據,但江南仍是割據之局,我越地軍民奮戰而得錢塘,勵精圖治自成諸侯,為何偏要聽從中原號令?朝廷不給吳越王,還能連越王也不給?便縱不給,難道我錢家就不是錢塘之王了?”

錢鏵是個溫和性子,搖頭嘆息道:“公切莫有如此念頭,錢塘地狹民寡,莫說與中原相爭,便是比之楊吳也大為不如,你當殿下為何歷來都要奉中原為正統?還不是因為錢塘三路通道皆被阻隔,施展不得拳腳?那楊吳與我錢塘爭鬥數十年,未曾一日失去亡我之心,若不是有中原可供依靠,楊吳大舉來攻誰能相助?”

先前吳國掩有江淮,可以說將越地夾在腋窩裏,無論從哪方面說,越地都無法戰勝吳國。

錢元瓘也知這是事實,仍是不服氣,“那也不必將中原捧得太高,李存勖入主中原時,氣焰何等不可一世,也曾迅速攻占蜀國,但還不是賜我玉冊、金印?”

金印、玉冊只有帝王才能用,錢鏐得李存勖此賜,遂建吳越國,雖未稱帝,實際諸多禮儀都循帝制。

錢鏵見他不服,唯恐他到了洛陽鬧出甚麽亂子,語重心長道:“此番從大江北上,途徑江淮,進入中原又走了許多時日,一路所見所聞如何,公心中難道沒有評判?”

聞言,錢元瓘眼神黯然,江淮被大唐攻占的州縣,除卻正在交戰的地方,都被治理的井井有條,秩序井然,完全沒有他想象中的兵禍亂象,倒像是不曾發生過戰爭一般,而到了大唐境內,則又是另一番繁榮和諧之象,農耕興盛,水利發達,治安良好,商賈絡繹,城池興旺繁華,鄉間雞犬相聞,特別是到了洛陽京畿之地,更是一派百業俱興的景象,連草原與西域的異族都見了不少,讓人如同夢回貞觀。

錢元瓘雖然心高氣傲,此番心裏憋著一口氣,但也不能罔顧事實,雖然自尊心仍在作祟,但理智卻無時無刻不在提醒他,他們正身處一個強大的帝國。

錢鏵見錢元瓘有些服氣了,又嘆息道:“李存勖入主中原後,雖然氣焰滔天,群雄俯首,但實際哪能跟眼下相比?李嗣源簡樸治國,不事享樂,勵精圖治,所以糧倉充實,將士敢戰,百姓順服,更可畏的是如今的太子李從璟,賢能猶有勝過李嗣源之象,這說明甚麽?”

錢元瓘不願承認,沉默了好半晌,最終還是有些無力道:“說明中原後繼有人。”

錢鏵點點頭,擡頭仰望蒼天,“李存勖入主中原時,可以稱之為時來天地皆同力,舉天下豪傑莫能與之爭,但如今的中原,公可想過該如何評價?”

錢元瓘苦笑一聲,示意錢鏵但說無妨。

錢鏵看向洛陽,眼中竟有幾分神往之色,“勢來天地皆同力!”

錢元瓘怔了怔。

錢鏵喃喃道:“一字之差,天壤之別啊!”

在洛陽城東三十裏,有洛陽官員前來相迎。

洛陽官員彬彬有禮,但錢元瓘還是感受到了對方身上那股自信,非屬刻意為之,實乃大國之臣固有之底氣。

一路上,這位名叫蘇逢吉的官員,與錢鏵相談甚歡,錢鏵那隱隱的巴結奉承姿態,落在錢元瓘眼裏,就讓他心底暗暗不舒服。

忍受了一路,到得洛陽,錢元瓘在城門前微微晃了晃神。

望著洛陽城,錢元瓘腦海中回蕩著一句話:神都洛陽,雄偉拔天,氣吞山河,普天之下無二置,四海之內無並雄,未見不能知其氣勢也。

其城,周長六十裏,城高過十丈,設城門八座,城樓高聳入雲,城內有坊一百零九,城門街道寬三十步,定鼎門大街寬八十步,人行其間,如米粒大小。

錢元瓘只知錢塘(杭州)城之雄偉,但錢塘與洛陽相比,真如螢火之於皓月之光。

天下神器,唯有德者居之。

走進洛陽城的錢元瓘,如同邁進大觀園的劉姥姥,精神巨震。

街面上寶馬雕車,行人無數,朱門大戶,如海市蜃樓,讓人差些不能相信,這竟然是人力能夠建造的城池。

直到見到李從璟,錢元瓘才方從震驚過回過神來,這時他意識到,錢鏵說錢塘地狹民寡,實肺腑之言也。

下馬整整衣襟,錢元瓘雙手置於身前,規規矩矩走向那名在不遠處等候,久負盛名於天下的大唐太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