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8章 孟平塗山擊劉信,潞王三戰李德誠(一)(第2/2頁)

孟平見此情景,心中暗道不妙,若是放任士氣萎靡下去,饒是百戰軍精銳,也不會有好結果,更何況眼前形勢不利,劉信又非易與之輩,若是一著不慎,怕是有大麻煩。

當即,孟平大笑三聲,環顧諸將道:“劉信不曾中計,諸位都以為劉信慎重明銳,本將卻不以為然。在本將看來,劉信此賊,不過一介匹夫耳,連尋常將領都是不如!”

眾人聞言愕然,都不解其意,劉信據有優勢兵力,卻不受激將之法,以尊貴身份甘願咽下士卒咒罵,斷然回營防守,這樣的將領,如何能說連尋常將領都不如?

孟平將眾人神色看在眼裏,冷笑一聲,大聲道:“諸位且想,我軍隱藏在蘆葦地中,雖然是設計埋伏劉信,但何嘗不是給了劉信反擊我軍的機會?那劉信既然懷疑我軍有伏,若是調集大軍前來猛攻,同時以戰艦襲擊我軍側翼,我軍必敗!但是此時,劉信明明有疑,卻只知策馬回營,絲毫反擊之舉都沒有,可見此人畏懼我軍兵鋒,不敢與我軍交戰!”

他環視眾甲士,“身為數萬兵馬之統帥,只見我軍百余將士,便草木皆兵,不敢前行與我交戰,此等將領怯戰到了何種地步,豈非一目了然?莫說我百戰軍中的尋常將領,便是普通甲士,也要比他敢戰敢勝!”

眾人一想,都覺得有理,不禁紛紛對劉信輕視起來,方才劉信帶給眾人的壓力,頓時煙消雲散。

孟平見士氣回升,心頭暗松一口氣。他的話半真半假,貶低劉信擡升百戰軍,立即收到了效果。

“然則劉信兵馬逾兩萬,若是拒不與我交戰,我軍又無水師,要如何攔得住他?”這時,有將領擔憂的問。

這話一出,眾人又都陷入沉思,露出憂慮之色。

的確,哪怕劉信只是庸碌之輩,還很怯戰,但只要他不與百戰軍交戰,百戰軍就拿他沒轍。

孟平再度哈哈大笑,“區區劉賊,雖然謹慎,不過是愚昧之輩,諸位只知他沒有掉進我軍陷阱,卻不知本將早已有了對付他的計策!”

眾將聞言,精神一振,都朝孟平看來,紛紛問道:“將軍有何妙策?”

孟平看起來信心十足,面容鎮定,實則說出這句話的時候,心裏半點底都沒有。他口出豪言,不過是為了及時挽救士氣。如果讓人看出他這個主將,都拿敵軍沒了辦法,軍心必定會不穩,甚至自疑自困,貽害無窮。

此時孟平心中急切,表面上仍是氣度雍容,他一面從容不迫的分析戰局,一面在心中迅速思索對策,“方才本將已經問過,在那塗山上紮營者,正是劉信本人,賊人雖有樓船數百艘,畢竟樓船不能上岸,劉信雖有部曲兩萬人,帶在身邊的卻是不多!”

孟平口中說著話,心念急轉。是了,劉信在塗山上紮營,身旁部曲並不多,這是否能成為大軍的可乘之機?他又想,若是李從璟在此,李從璟會如何應對眼前局勢?

他想起臨行時李從璟對他說過的話,又想起多年以來李從璟對他的教導,心中漸漸有了一絲明悟。

孟平繼續道:“劉信此人,弱懦怯戰,兵力兩倍於我,兼有水師,卻不敢與我交戰,由此觀之,賊軍戰力亦是不強。先前本將說劉信愚蠢,並非虛言,此人久居高位,早已失去昔日摧堅拔銳之勇,此番不在樓船上歇息,而在塗山上紮營,分明就是不願受那樓船顛簸之苦!而這,正是我軍戰機!”

安重誨眼前一亮,很快反應過來,“將軍的意思是,擒賊擒王,不必理會那河中水師,直取賊軍塗山之營,先斬了劉信此賊?”

與此同時,劉信已經回到塗山軍營。

到了帳中,劉信並不曾卸下甲胄,就在將案後而坐,凝神沉思。

郭廷謂上前道:“將軍,唐軍今日既然遣人來誘使我軍出營,可見必有大軍趕到附近,料來這支兵馬,專為阻攔我軍西進而來。既是如此,為萬全計,我等何不遣斥候,往西探之,查明唐軍動靜?”

劉信大馬金刀靠在扶背上,看向郭廷問,顯得有幾分流氓氣,“依郭將軍看,唐軍今日誘我出戰不成,往下會有何種舉動?”

郭廷謂略加思索,“無非一戰一退兩種選擇,戰即是進到塗山,與我軍交戰,退即是退回壽州,為我軍讓開道路。”

劉信把握十足道:“依某看,唐軍斷無後退可能,唯有進到塗山,與我軍交戰!不僅如此,唐軍必然不久便來!”

見劉信語氣篤定,郭廷謂疑惑不已,“將軍何以如此肯定?”

“某家誰也?吳之韓信也!當然能夠料定唐軍行蹤!”劉信哈哈大笑,“某素聞李從璟治軍嚴明,這支唐軍到得塗山,專為阻攔我軍而來,若是一戰未有便退回壽春,如何向李從璟交代?我軍有樓船百艘,此地距離壽春已經不過百裏,不日即到,那唐軍要阻我,塗山便是最後機會。而一旦我軍揚帆西行,唐軍將只能望船興嘆,莫能奈何,故而為防我軍早早撤去山上營地,登船西行,唐軍必定急切趕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