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7章 俯觀八百裏洞庭,回望三千裏山河(三)(第2/2頁)

他盯著眼前的金陵才子,雙目不知何時已經通紅,幾乎是咬牙切齒地說道:“因為這詞,本就不是我作的!”

邊鎬怔了怔,因為李從榮這副如狼似虎的模樣。

李從榮一字字道:“十七從軍征,二三理家國,二七生華發,當然不是我,而是兄長!”

邊鎬不明所以,茫然看著突然一副吃人模樣的李從榮。

李從璟一甩衣袖,轉身背對邊鎬,重新看向面前的大江,他雙手握拳垂在身側,握得很緊很緊,以至於邊鎬都看到了手背上凸出的青筋。

邊鎬心頭疑惑萬千,但還是走到李從榮身側,執禮道:“殿下……”

話到嘴邊,又咽了回去,因為邊鎬詫異的看到,李從榮通紅的眼眶裏,已經垂下兩行熱淚。

邊鎬心頭微震,不過須臾,他就意識到了李從榮失態的原因。是了,李從璟文武雙全,不僅戰功顯赫,舉國能敵者寥寥,便是詩書也是無一不精,傳聞他曾十年寒窗而後從軍,想來打小便受盡寵愛,甚至可能獨享寵愛,這不僅讓李從榮感到自卑無力,想必也一直嫉妒得很!

李從榮之所以要在根本沒有希望的情況下,邀他輔佐,與李從璟相爭,想必這個根由早已埋下。然而數年以來,為隱藏自己的野心,李從榮不得不處處謹慎,甚至還要處處模仿李從璟,尤其是去歲末以來,這種模仿更是深入骨髓,其間的痛苦何其之大,凡人怎堪忍受?

這回出征楚地,讓一切都有了轉機,只要此番出征得勝,李從榮不僅能揚眉吐氣,也將從此讓人意識到,他並不比李從璟差!到得那時,所有人都會知道,大唐的皇子中,不是只有一個李從璟,可以繼承帝位,還有他李從榮,也是人中龍鳳!

也許凱旋之時,便是李從榮可以卸下偽裝,底氣十足做回自己的時候!

此時此刻,邊鎬更加理解,為何李從榮執意出擊嶽州。

因為他太想贏,太想要這個功勞,他已經等了許多年,如今一刻都等不下去,所以他不能忍受從朗州出兵,步步為營的打法!

眼見希望可以把握,種種復雜心緒下,又見江山如此多嬌,李從榮怎能不落淚?

邊鎬心底忽然升起一絲對李從榮的同情,他躬身溫聲道:“殿下不必憂心過甚,秦王雖然勢大,吏治整頓卻樹敵過多,待得殿下得勝歸朝,未必不能壓倒秦王……”

話至此處,邊鎬心頭忽然一驚,隨後又是一聲嘆息。

他的偽裝的確夠深,差些連自己都騙過,這下幾乎真的為李從榮著想了……

然而令邊鎬意想不到的是,他說完這話之後,聽到的卻不是李從榮哭哭啼啼的訴說艱辛,而是一陣大笑。

開懷的大笑,放肆的大笑,嘲諷的大笑,得意的大笑。

邊鎬驚訝的向李從榮望去。

李從榮目視遠方,姿態從容,眼神清澈。

他冷笑道:“先生還真是為孤王著想,孤王是否該好生謝謝先生?”他看向邊鎬,“先生要孤如何謝先生?一萬江陵軍夠不夠?三萬殿前軍夠不夠?整個南面招討軍夠不夠?我大唐帝國的衰微,夠是不夠?!”

帝王之國為帝國,藩王之國為王國。

邊鎬目瞪口呆,但立即俯身頷首,“殿下這是何意?在下不能理解。”

李從榮看向邊鎬,目光如電,“先生難道真的以為,這世間的兄弟,不能親如手足,同心同德,而只能勾心鬥角,彼此殘害?先生難道真的以為,這世間的父子,不能上慈下孝,溫良謙讓,而只有彼此算計,骨肉相殘?先生難道真的以為,大爭之世禮崩樂壞,所以人人心中都沒了道德,都成了禽獸只知道爭食?”

邊鎬震驚擡頭,真正愣在哪裏。

李從榮嗤笑一聲,“聽聞先生是書香門第,出自禮儀之家,受當世大儒教誨,曾十數年苦讀聖賢書,難道在江左那塊地方,所謂士子風流文風鼎盛,實則不過是只會粉飾太平做些淫詩穢詞?衣冠南渡,衣冠南渡,難道南渡的衣冠,最後都自願摘掉了頭上的冠、脫掉了身上的衣,與禽獸無異了?”

邊鎬好歹從震驚中回過神來,他立即補救道:“殿下仁愛,誰人不知,時人多有稱頌之,想必來日殿下大業有成,定是一位明君。只是殿下今日這番話,用意何在,在下委實想不通透……”

“行了,邊鎬。你身為大丈夫,事到如今,何必還藏頭藏尾?”李從榮擺擺手,“知道經過石首的時候,孤王去拜祭的那片陵園,是甚麽地方嗎?”

不等邊鎬回答,李從榮湊近他,咫尺之間看著對方的眼睛,一字字道:“那是我大唐將士的埋骨之地,彼處的每一座墓碑下,都沉睡著一名大唐的英雄!”

他直起身,“而這些英雄,在天成二年二月二十二日至二十八日間的七日中,和三千同袍據守石首縣城與水寨,與你楊吳逾萬水師血戰不退,最終傷者過兩千,陣亡四百八十一人!陳延世,王文雄,許佑,馮二……邊鎬,你知道這些名字嗎?你識得這些我大唐的英雄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