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4章 皇帝李嗣源(第2/3頁)

安重誨正想勸勸李嗣源,他倒不是想勸說李嗣源收回成命,而是想問問李嗣源,是否有更穩妥的布置,更周密的計劃,動靜能不能稍微小些。畢竟大軍一動,各項開支都是天文數字。

但還沒等他開口,李嗣源已在禦案後說道:“傳令河東節度使夏魯奇,朕令他為北面接應使,調集河東軍精銳,緊隨邊軍開赴草原!”

“再令幽州、大同、威塞諸鎮,糧草就地調配,別以為朕不知道這些年他們靠著屯田,攢下了多少糧食,如今到了拿出來報國的時候了!”

安重誨驚訝的說不出話來,好半晌,才艱難道:“陛下,這樣動靜是不是大了些?”

“動靜大?”李嗣源皺了皺眉,“安卿是在責備朕,說朕相助秦王不利,應該再發天子六軍趕往北境?”

安重誨心頭一跳,李嗣源神色認真,分明就不是開玩笑的架勢,從對方深邃的眼神中,安重誨看得出來,對方是的確在思考他方才說出來的話。

“陛下……”

“安卿不用多言。”李嗣源一揮手,“我王師伐蜀時,契丹就不安生,千方百計毀我大業,給帝國與秦王造成多少麻煩?如今,朕不出手則已,出手就得讓他們知道,我大唐帝國,不是不敢盡起大軍馬踏草原,不是不能揮師千萬再破西樓!大唐是君,契丹是臣!這話不是靠嘴皮來說,而是要用我大唐鐵甲,讓他們都給朕記在心裏!”

安重誨心頭一驚,他這才意識到,李嗣源心中的格局比他料想的要大得多。

見安重誨再無言語,李嗣源擺擺手,“一應詔令,八百裏加急送往前線!嚴令:北境各州,接詔三日內,大軍必須出動!邊關各鎮,接詔次日,鐵甲必須出關!”

“是。”安重誨俯首,草擬詔書的事,還得他的中書省來做。

安重誨忽然想到一件奇怪的事,“陛下,北境邊軍盡數出動,為何獨獨不令大同軍出關?”

“大同軍?”李嗣源笑容深邃,卻沒有明說什麽,但是安重誨從李嗣源的神色裏,已然讀懂了對方的意思。

身為帝國宰相,安重誨職責很大,他平日裏要做的事當然不只是當應聲蟲,這會兒便問道:“陛下,北境突起這樣大的戰事,那南邊如何處理?楊吳正要攻打楚地……”

“讓他打好了!”李嗣源大手一揮,“回頭再收拾他!”

……

一夜間,大唐帝國突然在北境掀起驚天大浪。

邊鎬聽到消息,已是數日之後,當李從榮無比肯定的告訴他這件事時,向來喜怒不形於色的金陵才子,第一次無法掩蓋露出了震驚的神色。

李從榮一臉苦惱,“陛下定下此等大策的時候,身前就只有安重誨一人,旁人莫說率先與聞軍機,連風聲都沒有聽到過,就連任圜、李琪等人,也是事後跑到陛下面前求證的。陛下這個舉措來得的確突然,根本讓人無從預料,就更談不上應對了。”

“的確無從預料,的確無從應對。”邊鎬苦笑一聲,終於收拾好了神色,“事先誰能料到,陛下會在北邊掀起這樣大的動靜?根本不可能想到,不可能啊!”

的確不可能想到。

其一,行動突然,事先毫無預兆。

其二,僅僅出動邊境各州的有限邊軍,這樣的軍事行動在尋常看來,簡直弊病百出,且不說兵力不足,各軍藩屬不一,協同行動難如登天,便是拉上戰場怕也只是空有聲勢,而無實用,一旦戰事不利,那便是自掘墳墓;而各州邊軍盡出,更會使得邊境各地防禦空虛,就不說境外他國軍隊趁虛來襲,盡是各地賊寇都難以應對。

這樣的事,誰會去做?誰敢去做?

其三,調度困難。州軍三日出動,邊軍一日出關,行動太過倉促,且不說後勤糧草極難供應得上,邊地恐怕更是要亂成一團。而對藩鎮軍的調動,三日出營,更是形同兒戲。

其四,李從璟早早出現在邊境,擺足了以盧龍軍去契丹當攪屎棍的架勢,先前看來,無非是想出出西川的惡氣,再順道賺取一些便宜罷了,天下人哪裏會想到,最終大唐會向契丹發動這種規模的軍事行動?誰能想到大唐會有驚天謀劃,逆天圖謀?

這個時候,聽聞李嗣源的布置,天下人不禁要問一句:你們到底要作甚?

正因這種種原因,各方莫說應對,連料想都不曾料想到。

楊吳自然也是。

邊鎬突然感到一陣無力,楊吳在金陵給他造了那樣大的勢,讓他成功潛入洛陽,還到了李從榮身邊,如今他來洛陽已有很多時日,本以為深入大唐腹心,便能及時洞悉大唐國事的命脈,現在出了這麽大的事,他事先卻是一點察覺都沒有,這不僅表現了他的無能,怕是也不好向徐知誥交代。

“許多朝臣都說,陛下一怒興兵,突然鬧出這樣大的舉動,攪得北境天翻地覆,是魯莽之舉,最終要自食惡果的;更有人說陛下是護子心切,以至於拿國事當兒戲,分明是遊戲社稷……”李從榮擾擾頭,臉色也有些尷尬,這些議論如此詆毀李嗣源,他心裏也不好想。